昨日的重建工作虽然紧张,但并未让她彻夜失眠。
相反,她心中充满了对于这座城池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使命。
不远处一间简陋的药铺却让她驻足。
那是一间临时搭建的木屋,外面挂着一块写满药材名字的布帘,随风微微摆动。
门口还堆着几捆草药,似乎是刚刚采集回来的。
古锦岩站在门前,不禁感慨,这座破败的城中仍有些许生活的气息。
这时,门内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一个年轻的女子走了出来。
她身穿朴素的棉布衣,衣袖和裙摆上沾着草药的痕迹,面容素净,却透出一股坚韧的气质。
她就是凌夏儿,赫沙城为数不多的医女之一。
两人目光相接,凌夏儿微微一愣,随即站定在门口。
眼神中透出几分探寻和不易察觉的警惕。
古锦岩微微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但还没来得及开口,凌夏儿已经略带生硬地问道:“古大人,今日到此,可是有何事?”
古锦岩心中微微一沉,注意到她话语中的冷淡和防备,明白她对自己可能并无多少好感。
她温和地笑了笑,答道:“凌姑娘,我只是路过,想看看城中药材是否足够,若有缺少的物资,我可以尽力提供。”
凌夏儿闻言,唇边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意。
缓缓说道:“古大人果真仁心,百姓刚刚经历战火,粮食缺乏,还需建屋重建,哪里顾得上药材?
这点小小药铺,又怎敢麻烦您分心。”
古锦岩被她的态度稍稍刺痛,但她深知凌夏儿的话中并非全无道理。
她轻轻一叹,尝试解释道:“凌姑娘,百姓的困难我明白,我们也在尽全力帮助大家恢复生活。
我此次负责重建,就是希望能够带来一些改变,让大家不再受苦。”
凌夏儿冷冷地注视着她,眼神犀利,言语间毫不留情:“重建是好事,但我却担心这重建的代价,最终还是由百姓来承担。
征用粮食,征调人力,这些资源从哪里来?
是不是又要让那些吃不饱的百姓再忍饥挨饿,去支撑这些‘改变’?”
古锦岩一时间无言以对,凌夏儿的话如利剑般刺中她的内心,她从未想过这些决策在百姓眼中或许是另一种负担。
她沉默片刻,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困惑与无力,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或许了解得并不透彻。
见古锦岩不语,凌夏儿的神情稍微缓和了一些。
但她依然冷静地继续道:“古大人,我知道您有仁爱之心,可我每日看到百姓们为生计发愁。
为吃食苦苦挣扎,这些并不是一两句豪言壮语能改变的。
若是真想帮助他们,就先去看看他们的处境,了解他们的生活,再来谈什么重建大计。”
古锦岩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神情中多了几分肃然。
她平静地说道:“凌姑娘,你的话让我受益良多。
我确实需要更深入地去了解百姓的生活,不只是从官府的角度去制定方案,而是要真真切切地为他们考虑。”
凌夏儿微微一怔,似乎没想到古锦岩竟会如此坦然地接受她的批评。
她的神色缓和了些许,低头看了看手中未捣碎的草药,又轻轻叹了口气。
道:“我并非有意刁难,只是……城中百姓的生活实在艰难,每日来我这里寻药的,多是带着病痛的老人和小孩。
他们不仅缺药,还常常饿着肚子。
我自己力薄,能救一人是一人,但若要根本改变,靠我一个人,又能做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古锦岩望着凌夏儿,看到她眼中既有怜悯,又有疲惫,忽然感到一种深深的敬意。
她微微鞠躬,语气郑重:“凌姑娘,你对百姓的关心令我敬佩。
请你放心,我会重新审视这次重建的所有安排,确保不会让百姓再受苦。”
凌夏儿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语气也稍微柔和了一些:“希望如此。若古大人能真心为百姓着想,我也会尽我所能相助。”
古锦岩欣然道谢,她知道要赢得百姓的信任,仍需时间和行动。
然而,经过这次谈话,她心中似乎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几日来,古锦岩走遍了赫沙城的大街小巷,试图了解每一位百姓的真实想法。
她穿过破败的街道、走进简陋的草棚,聆听百姓们的声音,不带卫兵,也不穿绒服。
试图在最贴近民生的角落中找到她的答案。
一天下午,古锦岩来到了城西的一片废墟。
这里的房屋多已坍塌,瓦砾遍地,只有一些简易的草棚临时搭建在破旧的墙角。
她看到一位老者佝偻着背,正小心翼翼地在瓦砾堆中捡拾着碎石块。
古锦岩走上前,温声道:“老人家,这些碎石是做什么用的?”
老者愣了愣,随即眯着眼抬头看了她一眼,不急不缓地答道:“这些碎砖还能垒墙。
我们不敢指望大人们帮修房子,能找到的材料都自己用起来,总比露宿街头强。”
古锦岩听得心头一沉,她蹲下身子,轻轻扶住老者的手臂。
道:“老人家,重建的房屋很快会分发到大家手中,您不用辛苦了。”
老者摇摇头,缓缓道:“古大人,我们知道您的好意,可是修房子、盖屋顶都要材料。
而粮食就已经不够了……能活一天是一天,咱也不求别的。”
古锦岩无言,她清楚老者的无奈。
这些百姓在战乱中早已学会自力更生,他们见惯了朝廷的推诿和敷衍。
即便如今有人出面重建,他们也带着本能的不信任,害怕依赖之后会失望。
继续往前走,古锦岩来到一个临时集市。
集市不大,地上摆满了零散的生活用品,都是百姓们互相交换的食物和简单的日用品。
古锦岩驻足观察,目光很快落在一个卖干粮的小贩身上。
她走上前问道:“这干粮卖得如何?”
小贩抬头看了她一眼,见她一身简朴,以为是普通百姓。
便无顾忌地抱怨起来:“还能如何?家家粮食不够,有些人只能卖些干粮换取药材或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