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锦岩走出石窑,望向高空中炽热的太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坚定地说道:“接下来,我们要清理窑内的排烟口,确保窑火燃烧时不会因烟气滞留而引发窒息危险。”
工匠们听令,纷纷爬上石窑的顶端,清理那些被杂物和泥土堵塞的烟囱和排烟口。
这些排烟口年久失修,早已被树叶、鸟巢和尘土塞得严严实实。
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掏出每一根树枝和每一片叶子,将厚厚的灰尘一点点扫除,终于让排烟口重新畅通。
整个过程中,烟尘不断飞扬,呛得人们咳嗽不已。
但没有人退缩,他们用布巾蒙住口鼻,继续坚持清理,直到每一个排烟口都被彻底疏通。
经过数日的修缮,石窑终于焕然一新,窑体重新坚固,支架稳如磐石,排烟口通畅无阻。
古锦岩望着被重新修复的石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但她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最后一步——点燃窑火。
傍晚时分,古锦岩带领工匠们将柴火和干草填入石窑,火光跳跃在每个人的眼中,映照出紧张又期待的神情。
她拿起火把,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火焰递进窑口,轻声说道:“愿火光再次照亮赫沙城的希望。”
火焰逐渐在窑内蔓延,温暖的橙红色光芒映照在工匠们疲惫的脸上,大家屏住呼吸,紧盯着窑火的燃烧。
窑内的温度逐渐升高,火焰从干草蔓延到木柴上,窑火稳稳地燃烧起来。
排烟口开始冒出丝丝青烟,在夕阳的映衬下,如同飘散的希望之云。
看到窑火重燃的那一刻,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欣喜的笑容。
工匠们相互拍打着肩膀,激动地欢呼起来。
这一刻,他们的辛劳终于得到了回报。
古锦岩也忍不住微笑,眼中闪烁着欣慰。
她环顾四周,轻声说道:“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赫沙城的重建有了希望,感谢你们每一位的辛勤付出。”
火光映红了石窑,也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
疲惫不堪的工匠们围坐在窑边,望着燃烧的火焰,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与自豪。
经过这一番艰难的修缮,石窑不仅恢复了它的功能。
古锦岩带领工匠们开始进行砖瓦的烧制工作。
虽然古锦岩有些紧张,但这一次烧制砖瓦的成败将决定赫沙城重建的进度和质量。
清晨,工匠们开始将事先和好的泥土和水搅拌成泥浆。
古锦岩要求他们在泥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沙子,这样能增加砖瓦的硬度,使其能够承受重压。
她站在工匠们身旁,时不时检查泥土的黏稠度和湿度,确保它们符合要求。
泥浆和好后,工匠们将其放入模具中,用力压实,使其没有气泡或裂纹。
古锦岩仔细叮嘱道:“每一块砖瓦都要压实,千万不能有空隙,不然在窑中受热会产生裂缝。”
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将泥浆填入模具,然后将多余的泥料刮平,一块块整齐的生坯被堆放在阴凉处晾干。
因为砖坯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成品砖的坚固性,所以这一过程需要耐心。
古锦岩巡查每一块生坯,仔细检查表面是否有细小的裂纹,确认无误后才让它们晾晒。
晾晒的过程中,古锦岩让人搭建起遮阳棚,避免砖坯被强烈的日光晒裂,影响后续烧制的质量。
生坯晾干后,工匠们便将它们搬入石窑中码放。
码放砖坯也是一项技术活,每一块砖坯都需要留有空隙,确保热气可以均匀穿透每一处。
古锦岩指挥大家将砖坯层层叠放,形成一个既紧凑又通风的排列结构。
这时,她耐心地解释道:“城墙用的砖瓦要厚重结实,放在窑中心区域,以确保受热均匀。
小主,
用于房屋的砖瓦稍薄,可以放在外层,但也要保证其温度不低于一定标准。
而街道用的地砖则放在最外围,烧制时间短一些,避免过分硬脆。”
当所有砖坯排列妥当后,工匠们在窑口堆放了柴火,点燃火焰。
随着火光升腾,窑内温度逐渐升高,热浪滚滚。
古锦岩站在窑口前,紧紧盯着火势,指挥工匠们不断添加柴火,保持火势的均匀。
烧制砖瓦的过程极为复杂,温度稍有不稳便可能导致砖瓦开裂或烧制不透。
为了控制窑内的温度,古锦岩时不时让人将窑口的火势减弱一分。
再根据温度的变化逐步增加火焰,确保窑内保持稳定的高温。
在烧制过程中,工匠们发现窑内的温度难以保持均衡,有些区域的火势较弱,导致部分砖瓦受热不够。
古锦岩见状,指挥工匠们在窑的四周挖出小洞口,称之为“通气孔”。
这样便可通过控制空气的流动,调节窑内的温度,使火焰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窑内。
工匠们按照她的指示,逐一挖出通气孔,窑内的温度果然逐渐稳定下来。
古锦岩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
当温度达到设定的高度后,工匠们继续向窑中添加燃料,窑内的火焰越烧越旺,整座石窑都被烤得炽热。
夜幕降临,火光映红了周围的一切。
工匠们的脸上满是汗水,眼中却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古锦岩走到他们身旁,轻声鼓励道:“大家再坚持一下,成功就在眼前。
这些砖瓦将为赫沙城的重建奠定基础,所有人都会记住你们的努力。”
经过一整夜的烧制,砖瓦终于成型。
古锦岩让工匠们逐步降低火势,开始冷却窑内的温度。
冷却的过程需要足够的耐心,温度下降过快会导致砖瓦因骤冷而开裂。
古锦岩仔细观察窑内的温度变化,等到温度逐渐降至安全范围,才让工匠们打开窑门,开始取出烧制完成的砖瓦。
第一批砖瓦的成品质量异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