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深陷这般棘手的局面,或许唯有让徐志道知晓自己母族的身份,才能多一份转圜的余地。

念及此处,他猛地回过神,心里突然“咯噔”一下,一个更为可怕的念头涌上心头。

现在朱佑樘既然知道了自己出身弘农杨家,那杨家的谋划与目的岂不是也可能被他洞悉?

不然怎么解释,前些日子老家主才有让自己提议提前殿试的想法,自己还没来得及向陛下进言,今日朱佑樘却率先提出了此事?

这绝非巧合,背后定有更深的缘由。

朱佑樘如此举动,是在试探,还是已然掌握了足够的证据?

想到这里,杨廷和的脊背一阵发凉,不敢再往下想。

他再不迟疑,转身大步朝着徐志道府邸的方向走去,每一步都踏得极为沉重,仿佛承载着整个杨家的命运。

晌午时分,日光正盛,暖烘烘地洒在街巷上。

杨廷和站在定国公府那气派的朱漆大门前,抬手叩响门环。

“咚咚咚”,三声叩门,打破了周遭的静谧,在悠长的巷子里传出老远。

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管家徐敬探出头来,瞧见杨廷和,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旋即满脸堆笑,恭敬地行礼。

“哟,这不是杨大人嘛!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快请进!”

杨廷和神色凝重,沉声道。

“在下求见定国公大人,有万分紧急的要事相商。”

徐敬一听,不敢耽搁,忙侧身引路,说道。

“杨大人,您来得巧,国公爷正在书房呢,小的这就带您过去。”

杨廷和随着徐敬穿过曲折回廊,路过繁花似锦的庭院,一路上两人皆未多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廷和的心思全被满腹忧虑占据,他的脚步急促而凌乱,脑海里乱糟糟的,全是见到徐永宁后该如何开口、又该怎么应对各种状况的念头。

很快,他们来到书房前。

徐敬上前轻轻叩门,“国公爷,内阁次辅杨廷和杨大人求见。”

“快请进。”屋内传来徐永宁沉稳的声音。

徐敬推开门,做了个请的手势,杨廷和深吸一口气,抬脚迈进书房。

只见徐永宁已起身相迎,脸上带着几分疑惑,拱手说道。

“杨大人,这个时候突然到访,可是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杨廷和迈进书房,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开门见山地对徐永宁说道。

“国公大人,您可知道济危的外公是何人?”

徐永宁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双目瞬间睁大,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与戒备,质问道。

“怎么,杨大人这是想用弘农杨家来压本公?”

杨廷和见徐永宁误会,急忙摆了摆手,神色愈发凝重。

“国公误会了,如今的情况是,陛下已然知晓此事。”

“什么?”徐永宁大惊失色,脸上的震惊溢于言表,原本镇定的神情瞬间被慌乱取代。

他向前跨了一步,急切地问道:“陛下可有什么想法?”

杨廷和无奈地摇了摇头,眉头紧锁。

“在下实在不知。只是我思量许久,觉得必须得将这件事告知济危。那孩子聪慧过人,若是我们瞒着他,我反倒担心会生出更多事端。”

徐永宁听完杨廷和的话,心中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转身对着门外守着的徐敬高声吩咐道。

“徐敬,速速将济危喊过来!”声音里带着平日里少有的急切与严肃。

往常,徐敬面对徐永宁的吩咐,总会带着点俏皮劲儿,偶尔还会打趣着说“求我”,可此刻,感受到屋内凝重的气氛,他半点玩笑的心思也没有。

只见他神色一凛,挺直了腰杆,特别给面子地回了句:“是!”声音干脆利落,转身便快步离去,脚步声在回廊里渐行渐远,片刻间就消失在两人的耳际,徒留屋内杨廷和与徐永宁满脸的忧虑,静静等待着徐志道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