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集《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6540 字 16天前

癸五、问禅

这一科是说明他土六瑞,就是佛陀从白毫光里面所现出的这些佛菩萨,以及佛陀对菩萨的教化。就是说,一个方等、般若的菩萨,在没有成就《法华经》的一心三观之前,他是怎么样行菩萨道的?他是先成就功德庄严,然后再把它回向佛道。

这个功德庄严有六种。我们来看第五种的功德庄严,叫做禅定。禅定的目的就是收摄身心。那么,菩萨是怎么收摄身心的?

又见离欲 常处空闲

深修禅定 得五神通

又见菩萨 安禅合掌

以千万偈 赞诸法王

首先我们讲到菩萨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个菩萨他是有一点水平了,福德、禅定、个性也调得差不多了。那么为什么要收摄身心呢?宗喀巴大师讲一个譬喻,说我们到了一个黑暗的房间,这个房间的墙壁有很多的图样。你要看清楚图样,必须有蜡烛的光明。这个蜡烛的光明就是智慧,透过智慧才能看到诸法实相,否则你就是颠倒妄想。一个人心中没有光明,那就是妄想。但是这个光明要能够看得到图样,它有个条件:你必须有一个屏风,把这些干扰的风挡住。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创造一个稳定性的光明,而不是闪烁的光明。什么叫稳定性的光明呢?就是你的心要有一定的禅定、寂静的力量,你才能够修智慧。你一天到晚心里面到处流动,这辈子就没有智慧可言了。所以这个禅定是智慧的基础。

“又见离欲”,说这个菩萨远离心中的五欲,也是要“常处空闲”。修习禅定,初学者要闲居静处,不能在嘈杂的地方;而且要“息诸缘务”,不能有太多事情。那么干什么呢?“深修禅定”,通过一种专注相续的力量来成就禅定。这个禅定指的是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禅定以后有什么样的功德呢?成就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跟神足通。这个是世间禅定。如果这个禅定再加上我空的智慧,那就变成灭尽定。就是这五通当中多一通,叫漏尽通,那就是出世间的禅定。所以这段经文,古德判的是,它包括世间禅定,也包括了出世间的禅定。这第一个。

第二个,这个禅定是怎么回事呢?“又见菩萨,安禅合掌。”注意,这个禅定没有说“又见离欲”,也没有说“常处空闲”,它直接讲“安禅合掌”,所以这个禅定是智慧的观照产生的一种寂静。这种智慧的观照就是空性的智慧。它观一切法“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它空掉心中的妄想执取。在一种无住的情况之下生起内心的妙用,以千万种偈颂来赞叹佛陀的功德,来随喜佛陀的功德。所以它这个地方是在“应无所住”的情况“而生其心”。

就是说,身心的收摄,经文里面有两个方法:

一个叫做走禅定的路线,这个叫做心一境性。内心安住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叫心一境性。它必须要息诸缘务,闲居空处,然后专一、相续而创造寂静。这是第一个,从禅定的方式来收摄身心。

第二个是从智慧的方式。观一切法空的时候,把内心的相状远离了、清净了,然后再修智慧。

一般来说,一个菩萨修这个收摄身心,这两个都是交互作用,都很重要,一方面要通过专注,一方面通过空观。

比方说念佛。你念佛当然必须通过专注。你如果佛号有时候念得很顺,心中没有什么太多妄想,就过去了,就只管念佛。但是有时候,你念佛时就是有一个固定的妄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干扰你,这个妄想过不去。这个时候,你就要有一些空观来做一些辅助了,来观察你本来就没有这个妄想。就是你必须跟妄想先松脱,观察空性的智慧,把你的心跟妄想松脱。你不修空观,你跟妄想就纠缠不清。纠缠不清,你用佛号压它,没有用的。所以一般来说,专注的禅定跟空性的智慧是交互作用。

但是有一个地方例外,就是临命终的时候例外。临命终的时候,你不能用禅定的方式来收摄身心,没办法了。因为临命终你不可能息诸缘务,也不可能闲居静处,你不可能创造一个安稳的环境。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临命终都是在一种躁动的环境。所以,你没有习惯用空观,到临命终的时候你出现很多的妄想。你这一生的经历,从小到大,所有经历的事情一一出现,这些经历你要注意,那是你自己亲身走过的经历,你一定会百感交集,因为是你自己走过的。你看到别人可能还没有感觉,但对你自己从小走过的境,你一定会触景生情。如果你没有空观的智慧,那你就“仁者心动”,你的心就躁动不安了,这个佛号就念不起来了。

所以,临命终的时候,空性智慧的寂静就很重要了。就是说,它速度快,它能够用很快的时间让你跟妄想松脱。那禅定是通过专注、相续,它是调伏妄想,就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然这个也很重要,这是平常的功夫。但是临终的时候,你重点已经不是调伏它了,而是叫做“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觉照什么呢?就是觉照空性。你的心跟空性一相应,妄想就脱落了。

小主,

所以,这两个收摄身心,你都要学。一个是平常对佛号的专注相续,一个是临命终的时候用得到。你的一句佛号现前的时候,你的空性的智慧也要现前,来保护你的佛号,来扫除一切的障碍。这个就是由空性智慧创造的寂静。当然这两个都是为后面的智慧做一个基础。

癸六、问慧

前面的禅定是收摄身心,这个智慧就是正确的观察。

复见菩萨 智深志固

能问诸佛 闻悉受持

又见佛子 定慧具足

以无量喻 为众讲法

欣乐说法 化诸菩萨

破魔兵众 而击法鼓

这个“智慧”分成两段:一个是自利的智慧,一个是化他的智慧。

我们看自利。菩萨自己是怎么样去学习智慧呢?这个菩萨“智深志固”,智深就是智慧了。他有空正见,还有菩提心。这两个基础之下,他做了两件事:第一个,“能问诸佛”,他能够请佛说法,好乐听闻佛法;第二个,“闻悉受持”,他听闻佛法,能够信解受持。这是第一个,是他自己自受用,能够听闻,然后受持。

我们看化他的智慧。“又见佛子,定慧具足。”这个佛子,他本身寂静的力量、观照的力量已经有一点水平了,他开始为众生说法。怎么说呢?用无量的譬喻来演说佛法。

佛教的道理有的很深妙,因为它本来很多就是超越因缘所生法的。那么怎么办呢?你必须要用一种浅显的事相来比况深妙的道理。

比方说,真如本性。你的真如本性跟我们五蕴身心有什么样的关系?你说,非一非异。那也没有人听得懂。是吧?你就说,真如本性是个大海,我们的生命就是大海上面的小水泡。你说它相同,也可以,因为水泡是浮在大海的水泡。你说它是一个东西,也对。你说它是两个东西,也对,因为水泡会破,是生灭的因缘。你今生的生命可是暂时的,但是大海还是大海。所以我们就知道:哦,我们今生的小生命叫做个体生命,真如本性是一个广大的整体生命。我们作为一个小水泡的目的,就是想办法把自己的小水泡回归大海。我们通过这种浅显的譬喻,就可以把很多深妙的道理讲清楚。所以这个菩萨的善巧,要善说譬喻。这第一个,就是弘宣正法。

第二个,就是破除邪见。菩萨好乐说法,能够为了化导诸菩萨,“破魔兵众,而击法鼓”,破除邪知邪见,建立正确的法幢。这是破邪显正。

菩萨的智慧很重要。其实六度,前面五度的功德只是个基础,菩萨进步快慢就完全看智慧了。你看有些人,他本来烦恼很重,业障也很重,但一学佛以后,不得了!三年之内刮目相看,换了一个人。有些人学了一辈子佛法,你看他没什么改变。除了一点信心在支持他以外,他的身口意没什么改变。关键在哪里?就是你喜不喜欢听经,就在这里。你闭着眼睛,你不会进步的。

所以,你今天如果对生命没有看透——我经常讲,生命没有看透,你不可能放下,不可能!这个放下是跟智慧有关系的。不是说你要放下就放下,不是这样子的。不是说,欸,我放不下,我去拜一千拜佛,我就放下,不是这样子的。你一天拜一千拜,你还是不会放下的。这跟事修没有关系。你要把娑婆世界放下,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到底什么是娑婆世界?它的真相如何?你看到真相,你自己会放下。这个东西不能勉强。

既然智慧影响到我们一个人的进步,破除烦恼、消除生死业力、临终的正念,都跟智慧有关系,那怎么样成就智慧呢?佛陀提出两点:

首先,从自利的角度:第一个,好乐听法。诸位!你真的要把听经纳入你的功课里面,真的。你每天做功课,千万不要拜拜佛、念念佛——好,今天功课做完了!你智慧都没有在进步,你就永远停留在凡夫的知见。你什么事情还是用你的凡夫知见来看这些,你怎么进步呢?你人生就在颠倒妄想中多一个资粮。所以,第一件事情,好乐听闻佛法。第二个,要如理思惟。你要把佛法消化成你心中的一种观照,这就靠思惟。佛陀为什么讲这些道理?讲这些道理,如果把它套在我们身心世界是怎么回事?先把道理搞清楚,然后把这个道理放到我们五蕴身心来,它操作起来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个就是要靠思惟。听佛法就像牛去吃草,思惟就像牛的咀嚼。你看牛,没事就跑到树下去,嘴巴动来动去,就是在咀嚼,把这个草转成营养才有办法消化。

所以,闻、思,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从利他的角度,你为人说法,两件事情:破邪、显正。当然,这是要善巧。但我个人是觉得这样(我自己的经验),你不能把重点放在破邪。你把道理讲清楚了,让他自己判断。因为其实破邪没什么用。宗教的东西,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你试试看。你跟你的同参道友辩论,你觉得哪一次有结果?有没有结果?没有结果。他相信就相信了。所以,破邪只能当兼带,否则就引起教内的很多的诤讼,而且也达不到效果。所以我个人是觉得,以显正来破邪,你把道理讲清楚。

小主,

除非有一种例外:这种邪见已经非常严重,变成主流,而且影响到这个法门的修学了。比方说净土宗,你把净土宗的佛七带到一种追求感应神通,我们念佛的目的就是要看到佛陀,这就很严重了。念佛是一心不乱,感应道交是自然形成的。你一开始就要见佛陀,这种念佛你会出事的。这种思想已经严重影响整个净土法门,变得乌烟瘴气了,那菩萨必须要出来讲真话了:感应道交不是这样子的,感应道交是“众生心垢净”,然后才“菩萨影现中”,没有一个人是直接强求的,没有一个人是心外求法。就是,什么叫感应道交?你把你自己准备好了,佛陀自然会现前,你不必多心。就是说,如果你今天把感应道交改成追求感应神通,那我们作为菩萨,我们不讲话不行,这种情况是它已经形成主流了。如果这个邪见不是主流,你讲也没用,你就把正确方法讲清楚就好。所以我认为显正比破邪重要。

壬三、杂问 分七

前面的六度是次第,是针对一个初心菩萨。他修学必须要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有一定的次第。这个杂问,是针对久修菩萨。久修菩萨他没有什么次第了,他可能到一个程度以后,他会专攻一个法门,可能专攻禅定、专攻智慧、专攻持戒等等。我们看久修菩萨事修六度怎么回事。

癸一、问禅

又见菩萨 寂然宴默

天龙恭敬 不以为喜

又见菩萨 处林放光

济地狱苦 令入佛道

这里的禅定跟前面的禅定不一样。前面的禅定是针对初心菩萨的收摄身心,就是你这个菩萨不能一天到晚整天忙,你要有一段时间来修习禅定、修习智慧,来把身心收摄一下。这个地方是久修菩萨。这个禅定,他一带动的时候是有功德的。这里面讲到慈悲喜舍的功德。

“又见菩萨,寂然宴默。”他在一种寂静的心中。这个“宴”就是安详地静坐,他入了一种寂静的心中。菩萨入禅定,跟外道入禅定不一样。菩萨是有大福德,他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智慧,他大福德。他这个心一静下来的时候,天龙鬼神是知道的,对他恭敬、礼拜甚至于供养。菩萨对这种境界“不以为喜”,他不生欢喜,他保持平常心。就是这个禅定跟舍心——慈悲喜舍的舍心相应。

“又见菩萨,处林放光。”他在入禅定的时候放大光明,等于是显神通了。那么干什么呢?拔济地狱众生的痛苦,使令他们能够栽培善根、令入佛道。这个地方是禅定跟慈悲相应,就是慈悲喜舍的悲。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为什么这个菩萨要强调光明呢?因为有些众生有障碍,他必须要用这个光明来破除障碍,说是“遇光安乐,触者受益”。其实佛陀说法也经常放光明,有些人有障碍,用光明是最快地直接破除障碍。

这种带有功德的禅定,我们一般的说法就不叫禅定,就叫三昧了。他那个心一寂静以后,会出现很多功德,慈悲喜舍,各式各样的作用,我们一般这种叫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