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个“知道”,什么程度才叫知道?信解,一念的信解。你要理解它,你还得相信它,严格来说你还要发愿。按照本经的目的,前面的半部《法华经》“开权显实”重信解,“开迹显本”重发愿。一个人真正信解,你一定会发成佛的愿。如果你现在对成佛还很陌生,我合理地推论,你没有真正安住一念心性。就是说,如果你今天站在跟佛陀同一个平台,虽然你有如梦如幻的烦恼业力,但是你今天知道,我一念心是清净本然,佛陀也是清净本然,自他不二。既然是这样,而你不想发成佛的愿,这个不合理。就是说,你是一个流浪汉,结果你知道你爸爸是大富长者,而你不回家继承家业,这个不合理。所以,“知道”,浅者信解,深者发愿。它是这样子的。
【学员问题】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师父答疑】净土宗是比较特别的法门。我们一般人的修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慢慢地慢慢地,点点滴滴,把烦恼跟业力给消灭了,然后那个果证才会出现。没有一个人说是不断惑可以证真的,都是先断惑再证真。我再讲一次,惑要断了以后,真才会出现。所以,所有的果地功德都是要消除无始业力、清除所有的烦恼,那个果地的功德才会出现。只有净土宗很特别,它叫带业。什么叫带业?表示你这个业在。那么怎么带呢?就是说,在业力没有清除之前,烦恼没有清除之前,你却受用跟法身菩萨同样的待遇。所以这个就不可思议了。那不可思议,当然,某种程度是因为弥陀本愿的摄受!
弥陀的准备这个我们就不谈了,佛陀当然花了很多心血了,花了无量劫来去规划净土,去创造这个名号。现在我们谈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做的这一块。
净土宗,你说它容易,它也很容易;你说它困难,其实它也不容易。因为你要把人生做一个圆满的收尾,你这个业才能带走。就是这个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这个水流已经流了可能百千万劫了,你无量劫轮回到现在,这个水流你要做一个收尾了。因为往生净土那是另外一个道路。
诸位!你过去所造的善业都不足以庄严净土,因为那个有漏业可能招感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正报庄严、时空无尽,那跟你的业力一点都没有关系,所以你的业全部用不到,它是两个不同的跑道。诸位!落入娑婆世界跟往生净土,是不同的世界,一个是有漏国土,一个是清净国土,你修行等于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所以,求生净土,意味着你要把娑婆世界的因缘结束,极乐世界的因缘打开,才会求生净土。我再讲一次,如果顺着生命的水流,没有一个人会往生。就是,你要把过去无量劫来有漏的业力——到此,好,做一个收尾了!这个业要收尾。第二个,忆佛念佛,开启另外一条道路。这等于是一个跑道的大转变。
开启极乐世界这一块,我相信容易做到,反正你忆佛念佛,把极乐世界的《观经》拿出来读一读,极乐世界正报想、依报想。在心中不断地忆念十法界十如是,它的如是相、性……因、缘、果、报就出现了。极乐世界的相状一转,极乐世界的因果就出现了。开启往生的跑道,这一块不难。最难的就是,你娑婆世界的生命怎么收尾,这不容易。诸位!我们无量劫来一直在娑婆世界待着,我们跟很多人有因缘,我们跟很多事很熟悉,不是说你说走就走。太熟悉了!其实业是没有自性,不是业不容易带走,是你的心收不起来。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其实,你心要收起来,业就收起来。但是关键是,你今天一个生死凡夫,一个有感情的人,你在娑婆世界待那么久,你说走就走?今天如果没有一念心性的清净心的安住,我看你的心不容易收起来。
你说,我的心收起来,业就收起来。没有错,是的!那你娑婆世界心怎么收起来?我们今天看所有的凡夫死亡的人,你去看现场,没有一个人心收起来的,每一个人都说,我实在不应该死,我还不想死。是不是这样?哪一个人说,欸,太好了!我本来就要走了。有没有这种人?我看没有。就是说,为什么我们有来生?就是死亡到来的时候,你的心还在娑婆世界,所以你的心态会投生到下一生去。因为你的心是相续,所以你的业只好相续。业力相续,果报就相续。
小主,
那么,现在净土问题来了。就是说,净土宗难就难在你娑婆世界怎么收尾。你告诉我你怎么收尾?
你用什么理由来收尾?你说,我用苦谛的方式收尾。可以!但是你不用心性来收尾,你有两种可能:第一个,你没办法收尾;第二个,你用极端的方式收尾,用断灭。我恨透娑婆世界,我受够你了!你这样收尾也是可以。你用所有的不好的名言去诃责娑婆世界,但是你未来会付出代价,因为你迟早要面对因缘所生法。到净土以后,你后半段问题就很多了。所以,今天你不安住一念心性,你有两种可能:第一个,你很难收尾,你收不了手;第二个,你用断灭式的、不正常的方式收尾,那你后面就要付出代价。
所以,我们现在是怎么样既能收尾又能够不伤害我们的菩提心,未来还可以对接?我认为一念心性是最好的方式了。就是,我本来就没有生命,什么收不收尾。这样懂吗?这句话你们听得懂吗?我本来就没有生命,谁跟谁收尾!是吧?你今天如果不站在心性,你站在因缘所生法来看人生,那就不是这个态度,那就不是本来就没有,那就本来就有了。
所以,临终的时候,我们合理地推论,我们会遇到很多很多人生的影像出现。你是站在什么角度来面对它?你要面对因缘所生法,那它就是你过去的美好回忆,你很难不掉进去的;你站在一念心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些美好回忆本来就没有的,你可以轻松地走过去。当然,你要不安住一念心性,你恐怕走不过去了,这一关你就走不过去了。
所以说,《法华经》不但是成佛,其实对净土宗也很重要。你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生,它就是一个水泡;你不站在宏观的角度,你落入水泡里面,那你这个水泡就不好处理。当水泡要破的时候,你最好是站在水泡外面来看它破。你如果自己住在水泡里面,你说水泡破的时候,你保持正念,我看很难。
正常情况,我们每一个人临终的时候,除非你修到业尽情空,合理地推论,凡夫临命终绝对不会平静的,或多或少。那你怎么走过那一关?那一关可能只有十分钟、十五分钟,你走过去阿弥陀佛就出现了。但是,如果你走不过去,那对不起,是你自己没有把业力处理好!所以,临终的时候会有一段时间,是阿弥陀佛还没有出现之前,会出现很多很多的过去的影像,那就看你走得过走不过那个临终的关键时刻了。你能够走出心中的妄想,那当然迎接你的就是弥陀的光明;那你走不过去,那就来生再来了。这个时候一心三观对你就很重要。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了。
【学员提问】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师父答疑】念佛三昧,得看他有没有理观。如果他没有理观,念佛三昧那可能就是事修,可能就是一种禅定。如果你今天没有理观,那就是纯粹的禅定。真如三昧是有理观的,那是定中有慧的。定中有慧那个定,它不容易破坏。如果你只是通过“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你没有理观,这种完全纯禅定创造出来的三昧,它很容易破坏的。你事情一多、工作一忙,你没有时间念佛,它就破坏了,它很脆弱的。或者有人跟你吵一架,你去念佛,你就不好念了。
所以,没有理观的人,你晚年必须要很小心保护你的善根,因为你的善根很脆弱,你的心完全靠禅定专注来摄心的。那如果有理观的人,就算别人跟你吵一架,你理观生起来,本来就没有这些吵不吵架的问题。你只要把心带回家,从一念心性的角度,这些都是如梦如幻的影像,你马上跟它脱离。所以理观的智慧就是,它处理事情容易跳脱过去。你如果没有理观,临命终万一你儿子跟你哭一下,你怎么办?你女儿跟你哭一下,或者你想到什么事,你说我赶快提佛号,恐怕未必过得了关。
有理观的人看事情,他会把心拉到一种最安全的地方来看。今天所有的事情,你说它很严重它就很严重,你认为它本来就没有它本来就是没有。这个本来就是“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所以佛陀今天就告诉我们一个安全的位置,就是说,人生,要站在什么角度去看它对你是最有利的?就是安住一念心性。你不站在这个角度,你只能落入因缘所生法,那就不好处理了。
这学期的课,我们今天就到此暂时地告一段落。我们感谢这段时间全体义工菩萨的发心,让我们整个法会更加顺利、更加庄严!我们也感谢所有参与的同学,你们辛苦的参与,让我们的法会更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