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94集《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5384 字 16天前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一十七面。我们看庚一的“举三佛以劝持经”。

本科是整个迹门的流通分的第二品,<见宝塔品>。<见宝塔品>等于是,很难得地,释迦牟尼佛把十方二世诸佛请来。什么叫二世呢?过去世是多宝佛,现在世是释迦牟尼佛。当然未来世还没有成就,就不能请了。那么这两世请来以后,再把自己的十方的应身佛请来,就构成了十方二世诸佛,简称为三佛,过去佛、现在佛跟十方佛。在这么隆重的情况之下,这三尊佛做什么事呢?证明《法华经》所说的一乘的因地的殊胜、果地的殊胜。

什么叫因地的殊胜?看看空中你就知道了,宝塔在虚空中。就是不管你修什么法门,你念佛也好,持戒也罢……到底你今天念佛是不是成佛的因?当然念佛可以往生,持戒可以让你尊贵,但是这跟成佛其实没有直接关系,因为你们都没有找到成佛的正因。每一个法门都有它单向的功德,布施成就富贵,持戒成就尊贵,忍辱成就庄严。

但是单向的功德,我们前面说过,单向功德是没办法成佛的。成佛必须要有总持的功德。你要把这些单向整合起来,那就只能靠清净心、菩提愿了。所以成佛不是你修什么法门而成佛的,成佛是你的心地法门,你的理观的智慧,这个是成败关键。

你修的法门是影响你的成佛的快慢。你比较精进,广修六度,你成佛快一点;你修得比较少,成佛慢一点。但是,你是不是走在成佛的跑道上,那就完全看心地法门了,你的清净心菩提愿,就是看的是这个。你没有走到这个跑道,你怎么修都没有用,你只有得到单向的功德。如果你今天不安住一佛乘的因地,说实在,你今生的成就就非常有限了。依你的寿命来看,你今生也就跟三宝结个缘而已。

因为单向的功德,你完全靠事修,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说,你不修理观,不站在成佛的因地上来念佛,就算你一句佛号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然后你日课十万,一天让你念十万,这是极限啊。我们有试过,你一天要念三万声佛号就很难。给你念十万好了。然后呢?你念一百年,就给你念一百年,如救头燃地去念一百年,每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你消的业障如爪中土,未消的业障如大地土。

就是说,诸位!我们轮回到现在,如果你试图完全靠事修去找到突破,那我跟你讲,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无量劫来,你永远被阿赖耶识的业力跟妄想掌控,这个大魔王你没办法突破它的。就是你修单向,它根本不怕你。阿赖耶识就不怕你修单向功德,因为你逃不出它的手掌心。但是你从根本上去消灭它,你内观清净心,把你的摩尼宝珠拿出来,发起菩提愿,你从根本上去改变你的生命,那你今生会有大突破的。因为你从内在改变跟你外在事修是不一样。

但这种观念为什么一般人不容易理解?第一个,《法华经》佛陀本来就很少宣说;第二个,说了你也不信。所以怎么办呢?佛陀只好把十方二世诸佛都请过来,不是只有我这样讲,十方的应身佛跟他的本家的弟子也是这么说的。过去佛是这么说,现在佛也这么说,十方佛都是这么说的。所以,我们一个弟子疑根比较重,看到这么多佛都这样讲,那就接受了。这是佛陀把十方二世佛请来的目的,所以三佛劝持。

其多宝佛 虽久灭度

以大誓愿 而师子吼

多宝如来 及与我身

所集化佛 当知此意

诸佛子等 谁能护法

当发大愿 令得久住

这一段是讲到三佛劝持。说多宝佛已经是过去佛了,灭度了。他灭度以后,他老人家没有休息,以他的大誓愿力,还是在塔中现狮子吼,说:“善哉善哉!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还请法。那么多宝如来跟我,我就是释迦牟尼佛,是现在佛,跟所召集的十方应身佛,那就三佛了。这三佛来到这个地方证法的目的,“当知此意”,弟子们要体会这里面的深意。为什么十方二世诸佛要会集一处?因为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地护持、受持这部《法华经》。

“诸佛子等”,十方诸佛子等,“谁能护法,当发大愿,令得久住”。这个是希望大家能够发愿,一方面受持,一方面弘传。这是三佛劝持。

看最后一段,护法功德。

其有能护 此经法者

则为供养 我及多宝

此多宝佛 处于宝塔

常游十方 为是经故

亦复供养 诸来化佛

庄严光饰 诸世界者

若说此经 则为见我

多宝如来 及诸化佛

这以下讲到我们能够受持、弘传《法华经》的功德。

说“其有能护”,能够自己受持、读诵、书写或者为人演说《法华经》的话,那么你这样子等同供养释迦牟尼佛、多宝佛这两个功德。因为多宝佛、释迦牟尼佛都是为了证明这个《法华经》的。而且你也供养了十方来的这些应身佛,他们放出光明、放出香气,来庄严这些依报国土的世界。这你等于是供养十方二世诸佛了。而且,你能够为人演说此经,你就是能够见到我释迦牟尼佛、多宝如来跟十方应身佛。

小主,

所以这段经文等于是怎么样说呢?受持《法华经》你有两个功德:第一个,等同亲见十方诸佛。那你能够见到十方诸佛,表示你的智慧善根成就。第二个,等同供养十方诸佛。那表示你的福德广大。

所以蕅益大师说,受持《法华经》就是受持佛身。你等于受持佛身,套一句咱们净土宗说的话,就等于“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只是净土宗是靠他力,《法华经》是靠自力。就是你能够受持《法华经》,去读诵受持,回光返照,你就能够启动你的摩尼宝珠,等同供养十方诸佛,等同见到佛身。是这样一个情况。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在其他经典的流通分,当然佛陀讲完流通分,一定会赞叹本经的功德,但是没有这么大的一种场面,把十方诸佛请来,把过去佛也请来。这种心态就好像我们在穷子喻说的,就是一个老父亲,他知道即将死亡,而财产没有人可以依托,所以怎么样?内心可以说是非常的忧念。就是说,你只要肯回家,那么佛陀的内心就欢喜了。

就是说,如果《法华经》有一天没有人弘传了,那诸位你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你知道吗?就是《法华经》没有人讲了,大家只知道修其他法门了,只知道拜忏、布施、持戒,只修单向的,那表示佛种断灭,没有人可以成佛了。凡夫你怎么修都不可能成佛。你有可能往生,净土宗好一点,往生到极乐世界还可以亲近十方诸佛。那如果你没有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在娑婆世界,那就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佛。没有人可以成佛,就表示未来的法也将断灭。因为佛种一断,法种就断。法种一断,就没有人真正成就圣道,那僧种也断。所以《法华经》一断,三宝种子都断。

这就是佛陀为什么那么紧张、那么的殷切?就是年纪大了,思念在外面流浪的儿子,赶快回光返照,赶快把你的自性功德力启动起来。而这样子只有《法华经》可以做得到,就是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所以佛陀才用这么大的阵仗,把十方诸佛——他的应身佛都请回来,过去、现在佛都来作证。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说,弟子们当知此意:佛陀为什么要把这些佛都请来?就是因为《法华经》太重要。

庚二、举难持以坚誓愿 分二:辛一、正举劝持;辛二、结释劝意

辛一、正举劝持

诸善男子 各谛思惟

此为难事 宜发大愿

这个地方的劝持有三段。先看第一段,总标发起大愿。

说“诸善男子”,大家应该怎么样?“各自思惟:此为难事,宜发大愿。”就是受持弘扬《法华经》是很困难的,所以大家应该怎么样?坚定誓愿。

《法华经》容易理解,你要有善根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很难去实践,就是你很难长久相续地去实践。所以这个怎么办呢?只能发愿了,靠愿力支持。所以你不能只靠智慧,因为靠智慧,可能你一时兴起就回光返照,但是你经常懈怠,它的功力又退失了,所以一定要靠你的清净心、菩提愿。这个菩提愿是怎么样?帮助你能够相续地成就清净心。

所以佛陀说,那你们怎么办呢?佛陀说你就发个愿,要发愿,用愿力来以愿导行,去受持读诵,然后加强你的清净心。所以这个清净心跟菩提愿互相帮助,清净心净化你的菩提愿,菩提愿去做种种的修学,也加强清净心,就这两个变成相互的作用。佛陀在讲完这个清净心,就劝大家发愿。

看第二段“显示难易差别”。这个地方难易差别有六小段,先看第一小段。

诸余经典 数如恒沙

虽说此等 未足为难

若接须弥 掷置他方

无数佛土 亦未为难

若以足指 动大千界

远掷他国 亦未为难

若立有顶 为众演说

无量余经 亦未为难

若佛灭后 于恶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