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误会重重

过去,大启的商人们为了与北疆和漠北进行贸易,常常在黑市上交易。

不仅风险重重,而且价格波动极大。

如今,有了官方的互市场地,百姓们可以在此进行公平交易,价格稳定且安全无忧。

所有人都纷纷翘首以盼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而关于互市的实施细节,皇帝还需返回朝廷,与内阁进行深入的商议。

因此,百姓们期盼年前互市能够启动的愿望,恐怕短期内难以实现。

吴楚洵也很高兴,看来离皇帝接受鞑靼族归降也不远了。

不过,在此之前,吴楚洵却想满足皇帝一个愿望。

在轮值期间,他骑马疾驰数里,再度去了龙脊城。

总兵府内。

轩辕凌正仔细审阅着朝廷送来的奏折。

关于是否接纳鞑靼人的投降,内阁与六部官员的声音如出一辙,主张以和为贵,接纳归顺。

如今国库空虚,早已如同干涸的河床,无法再承受另一场战争的狂澜。

轩辕凌的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吴楚洵那张因多次劝说而失望的脸也在他脑中闪过。

他在评估着接降带来的利益……

最后轩辕凌站起身,他决定——

接受鞑靼部族的投降!

轩辕凌自嘲地笑了笑。

自己何时变得如此优柔寡断,竟然为了一人多次打破了往日的冷静和原则。

轩辕凌嘴角扬起笑,起身往外走,打算把他这个决定亲自告诉吴楚洵,相信这人一定会非常高兴。

出了房门,恰好遇到了前来求见郑总兵的张连岁。

张连岁在见礼后,无意中也谈及鞑靼人的问题,建议轩辕凌接受鞑靼的投降。

轩辕凌稍感意外。

没想到武将之中也有主张和谈。

他一脸温和,带着赞许的口吻夸道:“爱卿的建议甚合朕意,我会考虑采纳的。”

轩辕凌这种说话套路,其实是他对朝廷百官的惯用策略。

无论内心如何,他总是先表示赞同百官的意见。

待张连岁离开后,轩辕凌准备再去找吴楚洵,却发现对方正一直站在一处回廊那看着自己。

吴楚洵脸上没有表情,见到轩辕凌也只是淡淡地行了礼。

轩辕凌一心只想让他高兴,并未留意到他的表情,急忙将他叫进房间。

吴楚洵眼神晦暗,默默地跟在他身后。

而在他离开后,回廊的一个角落里,正有两个憨态可掬的小人木偶,倒在地上,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