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才十五岁,但师从名满天下的大儒苏琦,早已是洛州有名的小才子,与京都的左东明,并称为“北方双杰”。
吴楚洵见弟弟吴芮天天埋头苦读,担心他过于用功,今日便强行带他出来放松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会试之于他们,犹如现代的高考,十年磨一剑,只为今朝试锋芒。
都是全国的天之骄子,实力不容小觑。
但考前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此时再临时抱佛脚,意义已不大。
周明调侃道:“正好,今天你们两个举子都在,我们好好喝一杯,为北方举子争光,拿下头名。”
他旁边的王行之补充道:“你今天出门没带脑子吗?我们这里可是三位举子,别忘了还有书逸。”
“他?”
周明撇撇嘴,“他可不算咱们北方举子!”
此言一出,众人哄然大笑。
阮书逸在国子监多年,众人早将他视为北方举子,都忘记了,他的籍贯可还在江南的。
杨庆奎接过话茬,悠然道:“如今朝廷对世家态度微妙,书逸兄这次中举,必能一展胸中抱负。”
新帝登基后,便册封原太子太傅秦宣为右相,而吴相则继续担任左相一职。
秦宣出身江南世家大族,而吴相则一直致力于打压世家势力。
如今,两方在朝廷上形成对峙之势,天下世家大族在私下里也是动作频频。
阮书逸听闻此言,并未直接回应杨庆奎的话,只是仰头长叹一声:“哎,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几人又是一阵调笑。
新帝登基,对几人差事倒没有影响。
轩辕昭依旧像以前那样直率无忌。
新帝对越王刺死先皇一事,归结于家事,因越王自裁,便不再追究其他人责任。
还特旨保留了越王家的爵位。
如今,新越王便是轩辕昭的长兄轩辕离。
而周明这原国舅家,因先皇和皇后均已离世,家族荣光不再,周家只能夹起尾巴作人 ,就怕被新皇清算。
左东明自吴楚洵进入包厢后,目光便一直未曾离开过他。
他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见面了。
此次重逢,吴楚洵给他的感觉有些异样。
他说不出哪里不同,但总归不一样。
见吴楚洵给吴芮倒了杯茶后,便与王行之喝着酒。
而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