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中带着些戏谑。
“虽然谨小慎微、但性子温和,为人仗义,又能事事维护三娘、对她言听计从,这已足够了。”
耿三娘听了耿同光对杨庆奎的评价,不由得得意地看了几位兄长一眼。
耿五郎几人面面相觑,若有所思。
最后总结道:“原来三娘要找的是个耙耳朵啊!”
十日后。
针对秦相指控耿家军勾结倭寇,以及耿同光拥兵自重、坐观倭乱、欺君罔上的案件终于有了定论。
经过三司的严格会审,这些指控均因缺乏确凿证据而被驳回,朝廷随即解除了对将军府的围困。
然而,朝廷认为耿同光在军队管理上有所疏忽,扣除他半年的薪俸,以示惩戒。
京城一家不起眼的茶馆二楼。
一位中年人临窗而坐,目光穿越熙攘的街市,洞察世间百态。
小贩的叫卖声、马车的辚辚声、孩童的欢笑声……
这人间烟火,让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与慨叹。
不久,他对面坐下一人。
来人身量极高,精悍矫健,虽一身简单灰袍做了掩饰,但仍隐藏不了那周身的凛然之气。
他坐下,便招呼道:“相爷!”
吴相点光如炬,微微颔首:“同光!”
茶博士安静地为两人煮茶、沏茶,随后悄然退下。
吴相免去了所有寒暄,开门见山。
“这次委屈你了。”
耿同光哂笑,不以为然:“下官早已习惯,再说,若论委屈,满朝文武哪有相爷委屈。”
吴相嘴角难得带上一丝苦笑,默默饮了口茶,放下茶杯。
“ 我有新政需全面推广 ,秦相出自世家,愿意支持。”
“条件是?”耿同光问。
吴相目光中带着凝重,“江州巡抚之位!”
耿同光轻扣桌面,“不知天高地厚!”
吴相眼中波光闪动,“他们想要军功,有你耿家军垫后,杀些倭寇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
这话说得颇有深意。
耿同光眉峰微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行啊,那就让他们看看,江州的倭寇到底好不好杀!”
两人聊完公事,慢慢地品茶,叙叙旧。
吴相目光定定地看着耿同光,突然笑道:“听说犬子这几日,下了值就往你府上跑,没叨扰你吧?”
耿同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微笑道:“自然没有,吴公子资性敏慧,对兵法颇有见解,尤其是对倭寇痛恨至极,满腔凌云壮志,当真是虎父无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