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好事成双

正在这时,青松在门外通报,称吴相有请。

吴楚洵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小主,

他示意左东明先行离去,然后随着青松前往外书房。

外书房内。

吴相早已端坐于案前等他。

见到吴楚洵踏入书房,吴相笑着递给他一个折子,神情是少有的外露。

这折子之上,乃是六部、内阁、左右相及圣驾亲笔签批的皇家政令。

往常乃是被吴相深锁于金匮之中,非轻易示人。

吴楚洵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期待。

他缓缓展开,一字一句,细细品读。

当读到那关于科举制度的改革时,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嘴角的笑意如春水初生。

最后竟忍不住激动地站了起来。

“爹,这是真的吗?”

“以后的科举考试将不再受户籍限制,商户也能参加科举,并且还能异地寄籍暂居或附籍考试?”

吴楚洵急切地询问,眼中满是期许。

他再往下看,眼睛发亮。

“而且这不仅仅是试行,而是全国推广?”

这套方案比他之前设想的要人性化得多,吴楚洵深感其精妙之处。

吴相笑得颇为自傲。

“我吴惟才要做的事,哪怕是十年、二十年,也总会办成。”

吴楚洵难得没有吐槽便宜爹,而是真心诚意地夸奖。

“这条政令不知会造福多少人,到时候天下英雄尽入朝廷彀中。”

“哈哈哈,天下英才,尽入我朝之彀中?吾儿此言甚妙!”

吴相朗声大笑,眼中满是欣慰之色。

他心中暗自感慨,儿子的转变与身边的朋友息息相关。

探花左东明之博学、将军耿同光之英勇,皆对儿子有着深远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吴相感叹道,“古人诚不欺我。”

吴楚洵可不知道便宜爹的感慨。

他再次审视这些政令,每一条政令都涉及国之大事。

如税收之“均输法”、治安之“保甲法”、民间借贷之“互市贷”等,皆是深思熟虑、匠心独运之作。

吴楚洵眼中光芒四溢。

仿佛已经预见到了,不久的将来,大启朝因这“玉章十政”的全面推行,而迎来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