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不妥,自然是能上折子的。批或不批,又全在皇爷爷和奉天殿。只是,上折子之前,你得想想。你是为了天下百姓上的这道折子,还是为了自己的颜面,上的折子。”
“审好了,这是你的职责所在。审不好,你就是走张鹤的老路了。”
来此之前,朱元璋就不止一次的和朱允熥说过。
这个刑部的宋天彰,是一个硬骨头,只认死理。这样的人,留着自然有用,只是用的不会那么顺手。
既然不顺手,就要打磨打磨。
否则,这样的人多了,不舒服的,就会是皇帝了。
坐在屏风后头的朱元璋,越听越高兴,“这小子,可真敢说啊。说一千道一万,把宋天彰和李善长那勾当搬出来,他就无话可说了。”
朴无用接着话往下说,“吴王聪慧,不是别的皇孙能比的。”
朱元璋一下子冷了脸,“掌嘴!咱的几个儿孙,个个都聪慧着呢。你个没卵子的,哪知道儿孙之乐。”
透过屏风的缝隙,朱元璋面色凝重,“告诉毛镶,派个人盯着刑部办案。这些人,一张嘴能说会道。用的不顺手,那就直接换了他。”
“大明朝,少几个人,反而能更好。”
从后门出去,朱元璋被着手,走的悠闲,正遇着朱标带人过来。
“父皇。”
朱元璋点点头,“干啥去,风风火火的。”
“儿臣还在想着郭桓的案子呢。”
朱元璋顺手一指,“甭想了,你儿子都替你安排妥当了。你啊,就坐在奉天殿里,等着刑部和大理寺给你的折子吧。”
“你啥都好,就是心软。这一点,你儿子比你硬气多了。对他们,不能好脸子,搞得咱们好欺负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