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看来得加快点进度了,一会儿卫国你也上手,清理那边的须子,咱俩一起还快点,先把棒槌抬出来,回家在慢慢收拾。”齐卫东边说边递给了二叔一个骨质钎子。
“好,是得快点了,要不起完参,该黑天了,下山容易迷路。”齐卫国边接过钎子边说道。
齐文在旁边也不敢多说话,自己去旁边山葡萄架上摘了点山葡萄,边吃边默默观察着大人们起参的动作,以前还真没看过,多少还是有点好奇。
又挖了得有一个多小时,终于是把这棵棒槌抬了出来。
齐卫东顾不得休息,又一鼓作气把旁边那个小的“三匹叶”也挖了出来。
齐文长出了一口气,这山参挖到手,心终于是落地了。
齐卫东这时才瘫坐到地上,点着了一根烟,抽了两口,说道:“卫国你去打两个“参包子”,把参包上。”
“哎。”齐卫国答应了一声,四周看了看,从旁边树下揭起一大块新鲜的苔藓平铺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将参平放在苔藓上,又用手捧了两捧挖参坑里的土撒上,然后上下左右折起苔藓,包裹住人参。
接着,他又找到一个桦树,扒了几大条桦树皮,严严实实的又包了一层,这样能够很好的保存人参的品质,那个小的同样打了一个小点的“参包子”包了起来。
齐卫东抽完烟,起身将采下的山参籽都撒在挖开的参坑里,又盖上一层浮土,简单平整了了一下。
接着,他又在附近的红松树上,朝着刚才挖参坑的方向削掉一大块树皮,在树干上用小刀刻出横杠,左侧划了三道,右侧划了五道,做了个简单的标记,随后拿起一旁火堆上燃烧着的一截木头,在标记处用火燎了燎。
齐文见状好奇的问道:“这是啥意思?”
齐卫东笑着说:“这左边是放山的人数,右边是说棒槌几匹叶,这个标记就是咱们挖到棒槌获彩的见证,同时也表示这是个参窝子,以后等个几十年,再回来看看撒下的参籽长成参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