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要入乡随俗。
说道《书》,首先就说道了《尧典》乃是《书》之开篇,尧舜禹这些在《书》中都有记载。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是记录在史书之中。
大禹定九州,随山刊木,奠高山之川。
“我从小就读《禹贡》,就知道它的好!”
“我们从小也读大禹治水的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李信接话说道。
“大禹的好,不仅只是这些!”伏生接话道。
“还有哪些?”李信好奇的询问道。
“你看!”伏生说道。
顺着伏生的眼睛的方向看去,那边的舞台帷幕拉开。
随着帷幕被开启,就看到了舞台上身穿古装的人一排排的站好。
大禹,叫做姒禹,黄帝之后,颛顼之孙。
他的父亲叫做姒鲧,帝尧命其父亲治水九年不见其功。
舜流放了他的父亲,又命令禹治水。
禹怎么能不知道其中的艰难,但是洪水肆虐涂炭生灵,致饿殍千里,看到这些他如何不临危受命。
大禹以十三年历尽磨难遍走华夏,访民间疾苦,与黎民同心。
勘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
“大禹定九州了!”
“大禹定九州了!”
……
一声声高喊,是如此的嘹亮,振奋人心。
华夏安定,九州初分。
广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迹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古人称大禹的足迹为“禹迹”。
冀州属于北方,有三个大省地域这么大。
之所以说道冀州,就是因为黄河在冀州经过,那时候的黄河泛滥,特别是壶口险要。
而大禹就采用了疏凿梁山,治理壶口和龙门,从而疏通黄河。
而大禹的父亲用的是堵塞之法治水。
堵塞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堵不如疏,也从这而来。
所以大禹的父亲失败了,大禹的疏通之法成功。
以百川为支流,让黄河纳百川而东流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