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谢传伟赶制军装

两个记者听了,激动不已,连夜赶写出一篇题为《巴山英才慷慨解囊,抗日义举胜过弦高》的报道送往省城,发表在四十七军的《战地报》上。

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弦高,以十二头牛犒劳秦师保卫郑国。今日川北绅士谢传伟,主动为抗日将士捐献粮食三百石,牲口上百头,还有车辆、布鞋,最近又在忙着赶制一万套冬装送往前线……”

《战地报》发表了这则消息后,《中央日报》又作了转载,顿时轰动全国,各地民众纷纷自发效仿,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日献金”活动。

时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担任“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总会”会长,正在全国各地组织为抗日募捐,看到了这则消息,为之动容。

他找出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柄铁如意,亲自在上面刻写了“今日弦高”几个遒劲的字,交给“赈务会”主任曹振荣,托他前往川北奖赏谢传伟。

曹振荣在前年跟随黄炎培到四川赈灾时,亲眼见到谢传伟在自家宅院惨遭烧毁的时候,还捐献出两万个大洋,这次看了报道,更是深受感动,他接到冯玉祥的派遣,就于当天出发赶赴两河口。

当他看到谢传伟收拾出来的宽敞厂房,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缝纫机,还有先期到达的一百多名缝纫工人时,连连点头,称赞不已。曹振荣、谢传伟、吴淡人,还有新招聘来的缝纫工人们见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着棉花、布匹运到了,就可以开工了。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谢传伟的管家谢承金给他们带回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谢承金在省城等着谢慧儿帮他购买棉花和布匹的时候,突然听说康平恩被马义高抓了。谢承金跟着谢传伟到山城时就知道了马义高现在的身份,他见马义高抓了康平恩,就晓得下一个肯定是轮到谢传伟了。他吓得连招呼都没有给谢慧儿打一声,就连夜悄悄地往两河口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