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剧情和现实

之前大秦帝国之裂变中的几位主角都已经登场的差不多了,秦孝公嬴渠梁,商鞅,赢虔,赢玉,魏王,公子卬等等。

他们每一个人在其中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角色设计,他们有血有肉,有独属于自己的家国情怀和爱恨嗔痴。

让人不自觉的就会将自己代入其中,但是又会因为过于的沉浸,再加上自己对于那个时代的不够了解,让自己始终会下意识的将自己现代化的思维代入其中,从而感觉到对其中的行为有一些不理解甚至是愤懑不平。

就像是之前播放的剧情一样,秦孝公嬴渠梁下旨,昭告天下的一篇求贤令,大开国门,欢迎六国士子入秦献策,共享秦国。

受此感召,六国士子纷纷起了心思,动身前往秦国,想要一展胸中之志,这其中也包括了卫鞅,也就是未来大秦帝国的商鞅。

而为了能够仔细的了解其中每个人的能力方向和才德高低,嬴渠梁决定将这些人分别派遣到秦国各地遍访三月,随后根据秦国的实际情况,修改自己的谋划策略,再向秦公献出自己的富国强民之策。

同时也是为了明确他们是否是真心想要帮助秦国,一展抱负,而不是简单的为了来秦国混上一官半职。

这种方法虽然在我们这些现代观众的眼中很是正常,但是在那个人性质朴,人心纯善,最关键是识字率极低,学士有足够本钱自傲的时代中,普遍被人认为是一种蔑视和侮辱。

结果自然是士子集体大闹,认为这是秦国无礼,是秦公对他们这些六国士子的轻视和贬低,纷纷吵着要离开秦国。

其中闹得最凶但也最让人不理解的,就是一个叫田常的士子,他自视甚高,对这种在当时被视为怠慢之举的行为十分厌恶。

先是当众对秦公出言不逊,鼓动士子,认为自己不远千里,跋山涉水的来到你这一个穷困之国,就算没有豪奢之物,也应被以礼相待。

结果却被你们冷落数日,遭受怠慢。

这是你们秦国无礼,秦公食言,随后就开始了自己的长篇阔论,让观众感觉这个人太过自傲,并非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