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我看来,我执反而是最容易解决了,因为解决的主动权,一直在自己的手,只是在看你愿不愿意放开心神去接受这个崩塌后,重新构建的世界,当你接受之时,这世间一切磨难对你而言,你只会感到兴奋,从而获得高频能量,让自己不畏困境,化解困境。”
“他执,就是别人的观点,我们很多人,会感觉到自己就是一直在为他人而活,这就是因为我们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要按照别人的看法来活着,你的父母,你的伴侣,你的老师、你的长辈们,甚至你的周边的人。”
“他执,是他的修行,他为什么没有开启修行路?那是他的剧情,与你何干呢?”
“所以我们常说,法不轻传,那是因为我们要看一个人,有没有悟性,他的思维能不能改回正轨,要不然,是很费劲的,我们只需要把自己应该做到位的都做了,心存善念,只需要做到,我不害你,就行了。”
“而他们对我的看法?当你以一个更高的视角去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执,最终引动的,仅仅是认同感,你会觉得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这就是执的本质。”
“也就是说,执念,其实就是认同感。”
“现在你想想,在你看来,你我皆是画中人的时候,我在修行路上已经走了一段路了,再回过头来看,你在发表你的观点,试图将我留下,与你一起滞留低维世界。”
“在我看来,这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本质。”
“你还沉迷在世间剧情中,而我,早已觉醒。”
“我清楚地知晓,世界的本质和规则,我也知晓自己的本质,所以我不会因你停下脚步,最多,就是告诉你,该醒了,前面还有路要赶,我在终点等你。”
“他执,对于修行者而言,一笑置之罢了。”
“如今的世上,觉醒之人越来越多,以各种方式去引导世人,但是又能有多大成效?为什么你无法引导世人皆修,最主要的问题,并非我执和他执,而是众生执。”
“我们修行者,最缺的就是在领悟后,有所获得后,与你论道者,与你辩证之人。”
“也就是因为如此,我辈行者,最难的,就是证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也因此,我们行者一直在证道,直到数万年前,世上出现一圣人,他留下道经,频振飞升而去。”
“道经,并非用来教导世人入道,而是为修行者提供证道的依据。”
在刘孝至看来,当初的那位道德圣人,是何等恐怖,他做了什么?竟然隔着数万年,助如今的刘孝至证道!!!
“众生执,是这世界上最大的执念,其实我执、他执,皆是因它而生。”
“不知道为何,如今世人一直将关注点放在我执,在我看来,仅仅是因为我执,是三执念之中我们唯一可以主动破除的。”
“但是众生执,并非无法破除,众生执,要众生去破。”
“我们会发现早已有人去想办法破除众生执,因而出现了很多代表组织的权威,他们来为这些众生执的事物进行定义。”
“也创造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用来控制众生执。”
“但是,控制众生执的这类组织代表,他们自身也存在着深厚的我执、他执。”
“这样的人,如何代表众生去解决众生执?”
“这也导致了权威组织的信仰崩塌,导致了众生执出现了不可控,引起动荡。”
“众生,才是解决众生执的主体。”
“少数服从多数,是在控制众生执,但却并非解决。”
“究其原因,就是觉醒修行,影响了代表权威的这些代表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