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孙子的声音也小小的,一起说: “好的好的,江南比你儿子孙子都重要。 ”
江南进去了,看见一家人坐在桌子边上喝稀饭,还有菜饼子放在桌子当中,只有一个鸡蛋饼子。
他上前一步说: “我晚上吃了干饭来的,哪像你们家这么省,还吃稀饭。”
郑奶奶就说:“吃稀饭有煎饼,大家都吃菜饼子,这个鸡蛋饼子还是我煎的,你一定要给我吃下,要不然,我就不要你扎针了! ”
江南做了一个要走的姿势,转过身子扭过头去:“不要我扎针,那我就走了啊…… ”
正在吃饭的郑天宝连忙放下碗筷拉住他: “江南哥,你可不能走,我奶奶病好了,现在还能给我们做饭呢,都是你的功劳,你可要把她彻底治好了才行。”
小主,
郑大妈也站起来,拿着那张饼就往他手里塞,非要看着他吃。
江南一撕两半,另一半给郑天保,说要吃就两个人吃,他一个人是不吃的。这样才解决了鸡蛋饼的矛盾,然后儿媳妇乖乖地去洗碗,收拾桌子。
郑天保拿出一个盒子递给江南,说是储蓄所所长送给他的充电灯,晚上看医书不伤眼睛了。
“储蓄所长干嘛要给江南送灯呐?”郑奶奶搞不懂。
她儿子知道情况,说,所长是镇长老婆,他们儿子是江南的同学,儿媳妇在城里开大饭店了,家里有钱,送同学一个东西算什么,也算是支持他学中医,中医不好学,要看很多书,灯不亮哪行?还把眼睛弄坏了呢……
江南就对郑天保说: “你明天去,见到所长,谢谢她给我送的充电灯,我小奶奶病也好了,还能够给病人扎针了,让她放心。”
郑奶奶连忙打断他的话: “不要说给我扎针的哦,扎针那个地方不好意思说,说出去人家笑话…… ”
大家一起捏着鼻子笑,都不敢笑出声。
半夜里,江南给郑老太太针灸以后,睡到天亮,又给她扎针一次,坚决不在他们家吃饭,说要赶回去,换小奶奶来给她扎针。
趁清晨凉快,他一路上还采集些不太熟悉的野草,带回去,要小杨医生教她识别,看里面有没有草药,可以治什么病。
这些日子,就这样来来去去的,认识了许多中草药。在中医的口中,似乎所有的花草树木,包括蔬菜水果,都有不同的疗效,都能入药,所以倡导药补不如食补,中草药运用得当,都是良药。就连最不起眼的狗尾巴草,都能去湿、消肿、解热、治痈癣。
回到家中,小奶奶已经把饭烧好了,他问小杨医生吃了没有,小奶奶说,已经送到房里去了,说早上要吃绿豆稀饭,就没给他烧干饭了。
如雪就在里面说: “你要是觉得吃不饱,你再吃蚕豆,那是高热的食物,我早上还是要吃稀饭,舒服一点。”
他就说好好好,端着饭碗,提着一个小口袋就进了卧室。现在有长桌子横在当中,吃饭办事都更方便。他从小口袋里拿出了那个盒子,说是刘明山母亲送的,郑奶奶孙子带上来的,充电以后,像电灯一样使用。
杨花如雪当然用过这些东西,但是打开了不亮,问他充电了没有,他说郑家没有电。
她哭笑不得:“没电,你带上来干什么?”
“那我明天下山到镇上充电。”他老老实实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