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日之后,赵楚魏三国发现一个离奇的事情,秦国突然撤兵了。
并不是慌忙逃窜,而是整齐撤军。
将兵中有不明白为什么要回国的,他们发问,王龁没有做正面回答,只说是战略回防。
撤与不撤,战与不战,都会有正反两种情况。
或者是赵国铁了心要守邯郸,魏楚几国借机把秦国打退到函谷关以内。
或者是秦国死撑,利用外交和强硬的军事手段与赵国打个平手,当然进取邯郸是不太可能了。
选择了一方,就会因为另一方的未发生而感到遗憾,甚至耿耿于怀。
人世间的事本就充满荒诞和无限的未知性。
因为未知,因为抱憾,所以美好,所以丰富。
想改变嬴稷的心思并不容易,范雎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自己还没有那么大本事和魄力,所以当知道嬴稷要撤军之时,说实话,他是感到意外的。
从上党之争开始到现在,前前后后已经六七年了,不知不觉过了六个冬天,那么这个冬天,是不是应该让兵卒们回家了。
月是故乡明,天是家乡暖。
嬴稷承认自己到了这个年纪,是有一些好大喜功,他和父辈祖辈一样,想在有生之年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因此分秒必争,旦夕不停。
这是老年的危机意识吗?
不知道。
可再怎么追求理想,也要承认现实。
现实就是目前邯郸根本打不下来,向东,秦国不可能再进一步,而且在三国联军之下,还要被迫往后退。
这是次要的,因为嬴稷根本不会把山东六国放在眼里。
重点是,国内有些吃不消了。
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这一事实,由此不得不顾及到。
天寒地冻,这是一个难熬的冬天,也是一个不得不熬过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