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就是合唱“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Z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
在一片歌声中,旁白再次响起;“今天十万群众和70组彩车将组成36个方阵和3个情景式行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
秦朝,秦始皇:虽然不知道后世的彩车是什么样的,但是连这个数字都是70,后世还怪讲究仪式的。
西汉,刘邦:游行哎,这种活动我也喜欢,可惜了不在现场。
唐朝,李世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用了70年,这个国家真的还是令人敬佩的。
清朝,乾隆:十万群众游行?那么多人就不怕中途会乱起来吗?这种情况出事了可是很难收场的,我不信没有人不会在这种场合闹事。
很多古人对于群众游行这个活动不太理解,尤其是后期朝代的,在他们眼里,游行意味着可能会发生暴动,一旦发生暴动,现场会很难控制,而且还是十万人那么多的游行。
不过想到之前看到的那些重型大家伙,他们好像有点理解了。
“国旗方阵由高举巨幅国旗的1949名青年组成,70年前就在这里,五星红旗和世人初次见面,70年后的今天,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闪耀和鲜艳。”
秦朝,秦始皇:这些人也是随便选的吗?看起来很有纪律性。
西汉,刘彻:1949年成立的国家,选了1949名青年来举旗,怪讲究的。不过这种仪式我也好想搞一个,比祭天、祭祖什么的看起来还要威风。
北宋,赵匡胤:之前的阅兵也是旗帜开头,现在也是旗帜开头,这旗帜真的是定海神针了吧?
紧随国旗的是一枚巨大的国徽,看着和国旗上一样的五颗星星,古人们更好奇这五颗星的含义了。
一曲《红旗颂》响起,画面来到了致敬方阵,多辆礼宾车缓缓驶过,上面坐着不同性别、不同年纪的人,他们有的人手上举着黑白相片。
唐朝,李世民:虽然看不清那些画上的人长什么样子,也没说他们的名字,但是应该是这个国家很重要的人,不然不会放在这样重要的场合。
接在后面的还是礼宾车,看着车上人苍老的面容,胸前的徽章,听着解说人的解说词,古人心里心态各异。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无数先辈筑起了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铸就了坚强不屈的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