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苏轼:汉武帝征战过于频繁了,文景时期积累的那么多的财物都被打空了,这也为后面埋下了祸患啊!
胡老师:“思想文化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春秋时期,孔子:这个董仲舒和汉武帝还挺有眼光的,选了我儒家学说来治理国家。
不过在胡老师讲述了董仲舒的儒学后,孔子有点懵了:这和我的儒学不太一样啊,感觉有点像包着儒学的法家。
孔子叹气:果然自从秦朝以后,我的儒学已经不再是我的儒学了。不过事物都是发展的,有变化其实也正常。
西汉,董仲舒:法家治国太过于严苛,道家又过于消极了,中和中和最好了。当然,我承认我是借了一下孔老夫子的名义的,在他原有的思想上发挥了一下,主要是儒学比较适合用来吸收其它各家学说。只是现在之前所想的已经没法完全用了,要调整一下。
胡老师:“军事上,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大将,北击匈奴,在原有的基础上开疆扩土,奠定了我国后来的版图基础。这两位名将大家应该都挺熟悉的,尤其是霍去病,年纪轻轻就被封为冠军侯......”
胡老师简单描述了卫青和霍去病的成绩。
西汉。
刘彻:卫青确实是我的得力助手,但是霍去病?我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卫青的外甥,年纪好像还小吧,以后会这么厉害吗?那我要好好培养一下了。
卫青:没想到我在后世的评价还挺高的,不过我的外甥好像评价更高,比我这个舅舅要厉害,还挺自豪的。
胡老师:“除了名将,西汉还有这样一位对历史十分重要的人物,张骞,汉武帝派他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影响力巨大的商路,丝绸之路,它对中西方的文化、经济、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丝绸之路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到现在的范围更大、作用也更强大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骞:我出使西域的这条路线被称作丝绸之路?确实挺准确的,为了和那边的人沟通,我会带着丝织品等货物过去和他们贸易。没想到在后世的影响力这样大,我之后出使西域更要好好观察了,有了后世的地图,想必更方便了。
刘彻:之后张骞出塞,我再多派一点人去吧,还想让他们把那边的高产粮食带过来呢。
除了以上的治国政策,胡老师还讲了一些后世对他的正面评价,听得刘彻心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