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

孟子发出一声感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这个时期经历的苦难也算是磨练了他的心志吧?没有这些经历说不定还不能成就他后面的人生呢。

还是要庆贺他熬过了这些磨难。

北宋。

苏轼在心里感叹:好家伙,这也太颠沛流离了吧?居然辗转了这么多城市,这个时期真是混乱啊!

同时他也在思考,如果是自己遇到这样的境遇的话,自己会怎么做?

估计也不会向命运妥协,起码要吃好不是?

袁老自嘲小时候被祖母称作“丑鬼杨藩”。

还未出现杨藩这个人物形象的时期,很多人一脸困惑,不知道这有什么说法。

有的朝代倒是知道这个人物,把视频里的人和小说里面描绘的杨藩对比了一下之后。

读过《薛丁山征西》的人:你和杨藩长得也不像啊,小说里面的杨藩长得人高马大的。

视频里简单地解说了一下杨藩这个艺术形象,听完后,大家无言。

秦朝。

虽然是当事人的自我调侃,但秦始皇完全不理解这种心思。

他想:有了能够培育高产水稻这样的技术,谁管你长什么样子,就算长得像一块木板,也是一块发着光的木板。

视频里的人说到自己会逃学偷偷跑去游泳或者到学校门口看小人书的时候。

部分古代学子出现了一种错觉:感觉我们和你好像同频了,原来千年后的人也会逃学,也会贪玩不爱学习。

视频接下来说了袁老的两次淘汰经历。

【由于他小时候喜欢游泳,锻炼出来了很高的游泳技术,凭借着这门特长,他代表学校参加西南地区的运动会。

结果出现了意外,吃当地小吃把肚子吃坏了,最后得了个第四名。国家队只选择前三名,不出意外,他被淘汰了。】

北宋。

苏轼觉得有点乐,同时也好奇到底是什么小吃,居然能够让人在重要比赛前不顾口腹之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