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于逆向思维的袁老却默默低头在田间,执着地开始了他的寻找,他像往常一样在学校的试验田忙碌。某天,他突然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有一株水稻长得特别好,鹤立鸡群,穗头很大,籽粒饱满,整整齐齐。】
中间穿插了一段人物采访。
袁老说:“我把它收集起来第二年种,种了一千把株,结果第二年长出来的早的早、迟的迟,高的高、矮的矮,参差不齐,没有一株像刚发现那株好,不像它老子一样长得好,我很灰心啊!
西汉。
泛胜之听着袁老的寻找水稻之旅,隐隐之中好像有点知道他在做的事情是什么了。
这不就是寻找良种吗?
【失望之余,他来了灵感:纯种是不会分离的,很可能自己选的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是一个天然的杂交稻。从失败中回想,他再次坚定了方向。】
【他认定必然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水稻,如果要进行人工培育杂交稻,首先必须选出这样的雄性不育株。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几率为万分之一。】
听到这个概率的时候,观看直播的人都惊呆了。
在一万株水稻里面找到一株符合心意的,那也太难了吧?而且很多水稻一眼看上去长得都差不多,你怎么保证那株就是你想要的呢?
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和精力都太大了,也不知道他最后花了多少时间来做这件事。
也有人好奇,天然不育的水稻的话,还怎么让它生出子孙后代呢,这不矛盾吗?
视频里简单解释了一下雄性不育株的优点,听得大家云里雾里的,最后他们只记住了一个词“去雄”。
看到有人在袁老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嘲讽他,说一个乡村教师挑战权威,多少人等着看笑话时。
西汉。
刘彻在心里嗤笑:你们这些人研究不出来高产作物,也不会转换方向,人家觉得这条路走不通就换一条,你们有什么资格嘲讽人家?
但是他又突然想到,如果他这个时候也有这样一个人在挑战权威,尝试一条大家不认同的道路,即使他不反对,估计也不会支持吧?
这样一想,他也有点敬佩袁老了。
看到袁老发表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被人看到,而且被人认同杂交稻很有发展前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