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里,火光漫天,照得江边一片明亮。

大火烧了半天,之后的画面变成了近镜头。

站在船上的周瑜“刷”地拔出腰间的佩剑,对着左右说:“靠上北岸,活捉曹贼。”

事情从这里就开始变得有趣了。

汉末三国时期。

孙吴这边,周瑜看着剧中的“周瑜”,心里还是有点小满意的,这个演员选得好。

要是自己真能如此大破曹军,他会更高兴。

弹幕上很多人在发【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有点疑惑,这写的是他吧?

不知何人所作?单看有点夸大了,对着剧里的情形来看还是应景的。

另一边的曹操则不太能高兴得起来。

剧里发生的事还没出现,不过历史记载的大概率就是这样了。

看到剧里的曹军被大火烧得满地打滚,江上的船只连成了一条火龙。

曹操觉得十分可惜,要造这么多大船不但费工夫,花费也不少。

想到之后如果真的哪一天面临着这场战役,一个疏忽大意,导致自己的雄狮折在一场大火里。

即使这场大火暂时没有毁掉根基,里面的损失也过于巨大了。

曹操出了一身冷汗,此刻的他庆幸能提前看到历史,今后更需要小心防范了。

对于黄盖之类的投降,以后绝对不能相信了。

诸葛亮看着这场大火,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火攻的方式过于折寿了一些,那些士兵都是活生生的人啊!

不过他承认这是挫败曹军最有力的方式,倘若真的无法避免这场战争,该烧还是得烧的。

他们这边的人自从在前面的岔路口出现过一次就没见过了,诸葛亮想着应该是去路上埋伏曹操了。

本来沉浸在“这是真实的战争场面”的古人们看到,弹幕上有人提到这是拍摄的,他们突然从那种真实感里抽离出来。

后世被炮弹夷为平地的战争画面他们见过,但离他们太远了,即使觉得震撼也不会有看到眼前这种火攻、肉搏的场景更有代入感。

西汉。

刘彻看着弹幕里说的【曹操从此疑心病更重了】,他觉得这不是肯定的吗?

要是自己也经历了这样一场战役,被人用诈降骗了一波,他就算没有疑心病也要有了。

虽然不知道前面的剧情,光是火烧赤壁这一段已经让他看入迷了。

刘彻觉得后世的人太舍得花钱和投入精力了,搞这么大的阵仗就为了拍摄一个战争场面。

他很怀疑,即使有保护措施,这种用真火拍摄的方式不会不小心烧到人吗?

看那些士兵,都变成“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