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过山车般的心情

在李家众人心里扔下一块石头,胡老师接着讲课。

胡老师:“唐太宗驾崩后,唐高宗李治继位,继承了贞观时期的法令,这个时期被史学家称为有贞观遗风,世称‘永徽之治’”。

“在实行文治的同时,唐高宗继续征战扩张,他在位时期的唐朝疆域最广,对外形成了盛大的威压。”

唐朝。

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对于李治这个性格温和的儿子能有如此大的魄力感到满意。

没想到李治完成了他的心愿,将大唐的版图扩大了,看来这个继承人选得还是不错的。

可是想到李治立的皇后坐上了皇位,李世民又犹豫了。

他不知道当时具体发生什么事了,既然都有这样的能力,不可能让武氏拿捏才是,是身体原因吗?

李治时期。

李治看到后世对他的评价还挺高的,有点讶异。

毕竟他父皇的光环已经很大了,自己在位期间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延续了贞观时期的措施。

他想的最多的就是做好一个守成之君,不要让李家的江山折在他手上。

灭突厥、百济、高丽这些国家也是看着时机差不多了才动手的。

算是意外之喜吧。

胡老师:“唐高宗驾崩之后,太子李显即位,武则天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后来两人意见不合,李显被废,改立李旦。”

“这段时期,唐朝发生了宗室叛乱,武则天趁机清洗了唐宗室大臣。载初元年,武则天制造祥瑞,迫使李旦禅位,改国号为周朝,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称帝的女性。”

唐朝。

李治听了武则天登上皇位的过程,心里十分复杂。

他知道武氏的野心很大,让她和自己共同治理朝政的时候已经感受出来了,也知道自己这样做可能会养出一个外患。

他想着武氏最多就是垂帘听政,没想到她最后却自己坐上了这个位置。

要说武氏的能力的话他是肯定的,可是夺走李家江山的话......

李治现在有点不知道要怎么面对武氏了。

武周时期。

武则天看着后世把她称帝的过程详细地记录在案,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这是她早有预料的。

甚至她已经做好了心里打算,太宗时期的自己应该是无法活命了。

至于高宗时期嘛,武则天觉得自己摸不太准高宗会怎么对待自己。

毕竟高宗是一个聪明人,她相信自己的野心不可能瞒得过高宗。

她是不后悔的,做了就做了,哪还有反悔的余地?

武则天更想听一下后世对于她治理期间的武周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