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地理课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郭老师:“我们现在的大气成分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干洁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郭老师讲了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干洁空气的概念等,以及这些气体对人的作用和影响。
听完后,各朝代的人对自己周围看不见的气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原来空气里面的成分如此丰富。
讲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这一部分。
郭老师:“在过去八十万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相对平缓。开始有很大变化是1740年到2011年这段时期。”
郭老师边说边展示了一张图片,这段时间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变化曲线图。
战国时期。
荀子看着课件上的曲线图,喃喃:“八十万年的时间都没有发生大变化,从1740年开始,短短三百年时间不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就激增了40%。”
这变化实在惊人,他好奇这段时间的世界出现了什么特殊事情。
这是不是就是后世的社会科技如此发达的原因?可是这样发展的代价也太大了点。
他觉得后世的发展就像是给病人下猛药,短时间内病人是好了,身体机能承受的也更多了,甚至留下了一些危害。
荀子摇摇头,这样的发展对于人类甚至其它生命来说,过于短视了点,已经都没考虑到遥远的子孙后代了。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啊!
秦朝。
秦始皇的关注点主要在这种显示数据的方式上面。
他觉得这种展示数据的方式太好用了,他已经看过好几个老师用曲线图、柱状图了。
这样的方法看起来十分直观,一眼就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秦始皇想着如果国家财政数据、人数增长情况等和数字有关的政事都用这种方式展示的话,这对于看的人来说要省下不少时间的。
这可比看一大堆数据要方便多了。
他现在只有一个感觉,数学一定要好好学。
清朝。
乾隆听到这个年份一愣,1740年不就是自己这个时期吗?
他敢说大清的二氧化碳和前面朝代比并没有太大变化,这么看的话,二氧化碳激增的主要原因应该在西方国家吧?
乾隆若有所思:所以说现在西方在做的事对于空气的影响有点大?
而变化最大的是1960年到2000年这个时期,那个时候后世已经没有在打仗了,哪些因素导致的二氧化碳增加呢?
郭老师:“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这里的土地利用主要是毁林。”
“关于森林减少带来的危害,相信华北地区的同胞们深有体会。那就是沙尘暴,这几年还稍微好一点。”
“早些年华北很多地区每年都要经历一次黄沙洗礼,除了地理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周边的土地荒漠化严重,而这和乱砍滥伐是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