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变化,郭老师在课件上放了荒漠化严重地区的前后对比图。
不说数据了,光看着前面金灿灿的沙地变成了后面一大片绿洲,已经能明显感受到变化了。
尤其是看了郭老师展示的卫星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哪些土地变绿了。
各朝代的人十分惊叹:这是怎么做到的?
看了好几个沙地的治理情况,郭老师讲述了治沙人的工作。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要归功于一种特殊的治理方式,草方格治沙法......”
有时候考试会考到这方面的知识,所以郭老师详细地讲了一下。
听完后,本以为是十分高大上的治沙方法的古人也愣住了,方式竟然如此古朴。
郭老师:“别看这个工作简单,但只有自己去做了才知道,这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工作。但就因为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我们才能看到荒漠变绿,让我们内陆地区的人免受风沙攻击。”
西汉。
刘彻觉得这话是对的,按照之前的沙化进度,放任不管的话。
不说离沙漠地区近的城市了,远离沙漠的城市早晚有一天要变成沙漠。
刘彻觉得还好自己这个时期没有这样的烦恼,不然哪里有人去干这个工作啊?
郭老师:“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些视频,有的越野爱好者把车开进了治沙区,把好不容易长出来的草压死了不少,这种行为真是令人痛心。”
明朝。
朱元璋看着郭老师放的图片,觉得要是自己的成果被这样糟蹋的话,他会被气炸的。
他明白要在沙漠上种活植物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高大的木本植物需要消耗大量水,不可能大面积种植,只能先从低矮的草本植物开始。
草要在沙漠里长成图片里这么高,估计需要好长时间了,结果轻易就被毁了。
朱元璋有点烦这些人,人家在前面努力,他们在后面拖后腿。
要在明朝发生这种事的话,他一定要重罚。
不行,直接把这些人的脑袋砍了,不然还有人不长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