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后世的东西,李世民觉得龙已经不稀有了。

吴老师:“鲲龙机如其名,它是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大家都知道,我国幅员辽阔,森林、海域面积大,如果发生什么事,没有一个靠谱的大家伙是不行的。”

小主,

“鲲龙是我国为了满足森林救火和海上营救的需要研发出来的,这种两栖飞机结构非常复杂,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这个能力研制。它可在20秒内汲水千克......”

西汉。

刘邦也不喝酒了,听得入迷:“好家伙,这真的做到了上天入海了,叫鲲龙对得起这个名字。”

他觉得叫鹏龙也不错,鲲鹏好像也行,不过鲲鹏已经被用掉了,要不鹏鲲也行。

他觉得后世的人还是挺会的,专门挑这些被奉为神迹的东西取名。

还不光是说说那种,而是真的做到了自古以来文字里面描述的那样。

上天、入地、下海,这些古人们想出来的东西,后世在一步一步实现。

这种感觉妙哉妙哉。

刘邦转念一想,按照这个研究速度的话,这名字有点不够用啊。

他对着大臣们打趣:“留给后生们的名字应该已经不多了,哈哈。”

大臣:。。。。。。那倒也不是,华夏几千年的文明,找百个、千个好名字也不算太难吧?

明朝。

朱棣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发生大火的时候,按照鲲龙的特性,对于那些不算太大的火灾,往返几次就可以扑灭了,这也太好了。”

而且还能飞到大海上巡逻,这可比船上的视线能看到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啊!

真的棒!

吴老师:“以前天天说别国有哪些哪些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殊不知,我们现在也有属于自己的明珠了,不打折扣那种。”

古人:这又是什么东西,什么明珠,在工业上顶尖尖的意思吗?

吴老师:“除了【大飞机三剑客】,我们还有【长空三剑客】。各种组合,以后将会越来越多。”

古人:以后怕不是三剑客,而是各种大家族吧?

别说,还挺期待的。

如果这个直播不出意外的话,以后说不定还能见识到更多超出他们想象的东西。

虽然他们自己造不出来,能看看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