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砍头的威胁敌不过对木工的热爱

大臣:。。。。。。不是,我提到路易十六是为了告诉你,不要当木工了。再不好好治国,小心你可能也会上断头台。

结果朱由校是这个反应,大臣没有办法了。

天老爷,能不能换个皇帝啊,他现在也不强求做一个死忠臣。

朱由校这样的人不想当皇帝就退位当太上皇好了,占着位置做什么?都知道你们老朱家的江山要完了,你还无动于衷,真是够了。

可多年的君臣教育让大臣只敢在心里吐槽一下:大明可能真的没救了,就这么着吧。

几位大臣看着木工房里的那几个新型桌子,脸上阴晴不定,看着真是精细啊。

又看着朱由校脸上高兴的神情,心想:你对木工活还真是热爱,连砍头都威胁不了你,可这里是京师,你是皇帝啊!

最后大家只留下一声叹息:哎!

本来还想劝一劝的史继偕摇摇头,心想:算了,不在这浪费时间了,还是和其他同僚商议吧。

最后一众大臣失望地走了,当然没带回他们的皇帝。

先不说明朝天启时期大明忠臣的绝望,物理课还在继续。

高老师总结:“根据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重的物体不一定下落得快。我们还可以用另外的方式证明这个结论......”

他例举了伽利略关于大石头、小石头的逻辑推理实验。

战国时期,墨家的弟子们想着这不就是自家老师刚刚做的那个实验吗?

就是用的实验物体不太一样,这位伽老师还给石头加了一个具体的速度,听起来更形象一点。

有人算了算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相隔年份,好家伙,将近两千年啊,中间居然都没有人想到驳斥他的结论吗?

看来无论是哪个地方的文明,有的时候想有一点进步都需要花很长很长时间啊!

高老师:“所以最后伽利略得出一个结论,物体下落的运动只有一种可能性,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这结论给很多脑子转不过弯的人搞蒙了:怎么可能啊?

明明很多东西下落的时候有快有慢啊,怎么就同样快了?

北宋。

沈括:“所以应该还有其它影响因素,比如空气里面有阻力。”

但这个阻力要怎么测出来呢?没有一个标准的话就只能是大概的感觉了。

接下来高老师用两张同样的纸做了一个小实验,他把其中一张纸片捏成一个团,另一张纸就直接展开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实验结果很明白,空气阻力影响物体下落。

沈括想着要是有一个东西能把空气抽干净就好了,他想看看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这两张纸又会是怎么落地的。

在沈括等人困惑的时候,高老师拿起了刚上课的时候他拿到教室里面的玻璃管:“这是一个玻璃管,我们把一根羽毛和一个石块放到里面,看看是什么情况。”

不知道高老师又从哪里套出来的羽毛,大家感觉他的文件包真像一个百宝箱,什么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