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师:“白居易强调诗歌要有【美刺】作用,美就是歌颂赞美,刺就是讽刺。诗歌的这个功能从先秦时期就开始被古人使用了,比如《诗经》里就有很多这样的。”
“在历代诗歌的创作实践中,其实那些歌颂赞美帝王的诗歌价值不大,有价值的是那些揭露、批判现实的刺诗,因为我们可以从里面总结到很多经验,看到当时的政治弊端。”
北宋。
苏轼小声嘀咕:“难怪嘞。”
他翻了几本语文课本了,涉及到的诗歌要么都是写景的,要么就是写现实生活的,纯粹是赞歌的诗歌很少。
原来后世对诗歌进入教材的标准是这样的,他觉得就应该这样,赞美帝王的诗也没啥好好分析的不是?
还有,读别人的诗歌的时候,谁会想着只看作者本人的心情和一些无聊的东西啊。
要么能学到知识,要么能带给读者精神价值的东西才能长久啊。
介绍完创作背景和一些小知识,宋老师开始解读诗歌正文。
“小序里,诗人讲了自己在被贬到九江的船上,遇到了一个琵琶女弹奏琵琶、诉说自己的身世。琵琶女叙说自己跟人学艺,年老色衰委身商贾。”
“白居易一听,这里面有故事啊。于是命人拿来酒,要好好听一听故事,反正自己途中也无聊。”
“在听的过程中,白居易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想,这不是同病相怜吗?于是有感而发,为对方写了这首616个字的长诗。”
唐朝。
与白居易有过交集的琵琶女感叹,虽然没有自己的名字,但自己这也算是在历史上留有一席之地了。
这真是要感谢乐天先生了。
宋老师继续讲:“【浔阳江头夜送客】,一句交代了时间,晚上;人物,作者本人和客人;地点,浔阳;事件,送人。”
“【枫叶荻花秋瑟瑟】,烘托出了秋夜送客的萧条落寞之感。【主人下马客在船】,这句用了互文见义的写作手法。”
“古人为了避免语言重复,会把一件事拆开说,这里说的是作者和客人都下马上船,不是说主人下马,客人上船......”
宋老师就这样一句、两句地开始解说起来。
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