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雄在他的史书里就是一个背景板,都没怎么出场过,自己可是按照收集到的历史尽量还原的。
他们史官不背这个锅。
陈寿也奇怪,怎么后世会把华雄这件事描述得这么出彩,还把这个功劳给了关羽?
难不成是自己的接班人们看错史书了,应该不至于啊。
各个朝代的史官最先发出的怀疑是:是不是后面朝代的史官让人改的?
可想到华雄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孙坚也不是秦皇汉武这样的皇帝,也没那个必要啊。
他们一时忘了这是小说改编的,里面加了很多艺术创作。
明朝。
罗贯中看着孙家兄弟的质问,有点心虚。
那个,小说嘛,就不要这么较真了好不好。
他不就是崇拜关二爷了一点,想给关二爷加一点高光时刻嘛,谁能想到会遭到书中人物的质问啊。
这个时候的罗贯中发现了,对史书进行同人创作不太保险,尤其是历史上的人物能看到关于他们的作品改编的影视剧。
罗贯中想到自己在书里虚构的那些东西,头上冒汗。
他改动的地方好像还挺多的,等这部剧放完,会不会有很多人来责问他?
此时罗贯中希望《三国演义》的导演不要完全照着他的书拍,把那些和史书相悖的地方都改过来。
本来罗贯中想着自己不承认的话,孙权他们说不定找不到他这里。
结果历朝历代的史官一一否认了自己对于《三国志》记载,他们表明都是按照陈寿写的记录的。
最后,史书记载无误。
【孙权:那就是三国演义的原着里这样写的,罗贯中是吧?你这个小子罔顾事实乱写,你给我等着。】
【关二爷的粉丝:华雄就是我们关二爷砍的,他英勇善战,武力超群,温酒斩华雄的故事经久流传。】
这是只看过小说,或者听过加工的关羽事迹的人的发言,他们坚定不移地认为华雄就是关羽斩的,关羽是一个大英雄。
知道历史的人想着需要纠正一下一些人的认识,于是和他们科普正史。
结果有部分秉持了不听、不看、不相信的三不原则,坚持自己的想法。
裴姝做作业的时候抽空看了一眼弹幕,就看到很多人在吵温酒斩华雄的事。
她想:这是古代版的偶像之间的粉丝互殴吗?
不过要不是有人说,她也以为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是真的呢。
因为罗贯中没敢出来说话,很多看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但没仔细研究过《三国志》的人都混乱了,华雄到底是谁砍的?
也有人没这么在意,就是一部小说罢了,不要和历史混在一起就行了。
有些人不赞同,他们已经感受到了《三国演义》对人的影响力有多大,对历史有误的地方得纠正一下。
不说明的话,多年以后的人可能就真的这样认为了。
还没死的华雄:???你们尊重我吗?我还没死呢?就在这里看着你们讨论到底是谁杀了我。
莫名其妙被安了一个温酒斩华雄故事的关羽:哼,我关羽不屑认领别人的功劳。
不就是一个小小的华雄吗?自己可以杀死很多个,不缺一个华雄。
关羽也有点不满,但他想着这是小说,不可能让千年后的人完全照着自己写。
而且那个罗贯中也不是什么大人物,被孙权这么说应该已经够了,自己就不要太为难他了。
关羽抿了抿嘴,决定暂时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