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麻烦大了

大明烟火 阳光下写字 3156 字 3个月前

这次朱标毫不犹豫的把奏折打开,准备先看了再说。反正看一本也是看,看完了也是看,就像俗话说的那样‘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至于,要韩度解惑的时候该怎么办?

额~

本宫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再说。

......

接下来的日子,韩度像个没事人一般当差。

而朱标也再没有召见过韩度。

这天,黄老来报。“大人,石炭矿那边已经按照大人的要求把路基给弄好了,您看什么时候过去看一下?”

韩度心里盘算了一下,虽然话的时间有点长,但是想到钞纸局里面的工匠都忙的不可开交了,能用有限的人手把路基弄好,那些匠人已经算是出了大力了,便也没有说些什么。

点头回应道:“就现在吧,我们一起去看看。”

“是。”黄老回道。

钞纸局这边,虽然棉花已经到位了,但是因为韩度还没有配出制作棉浆的药水的缘故,印制新宝钞的事情便被暂时停下。而水泥的制作和高炉炼钢,都有黑子在看着。所以黄老这位匠人的头子,以前忙的连轴转的,现在反而清闲了下来,也有时间陪着韩度去一趟石炭矿那边。

至于韩度为什么在棉花到了之后,也没有开始配置药水,自然有着韩度的考虑。

这些天因为安庆公主的事情,连朱标都没有办法帮他。让韩度陡然发觉了一些东西,那就是,不管他是制作水泥,还是弄高炉炼钢,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东西都是属于朝廷的。

如果老朱脸皮再厚一点,或者说是到了有必要的时候。只需要一声令下,这些东西没有一个是韩度能够做的了主的。

这就是韩度没有经验的结果,明明是自己想出来的东西,到头来却变成了朝廷的产业。至于老朱花钱从他手里买技艺的事情,不过是老朱觉得没有必要,在逗他玩儿罢了。

想要配置好药水,必然就要用到玻璃器皿,因为只有玻璃器皿才能够制作出一些韩度需要的东西。

本来炼玻璃就是韩度一句话的事情,他原本也准备弄好了石炭矿的矿轨,就开始着手让钞纸局烧制玻璃的。毕竟钞纸局有着现成的窑子,有烧制水泥的经验,烧制起来要方便的多。

但是他现在改变主意了,玻璃自然还是要在钞纸局烧制,但是他却不准备把配方告诉别人了,玻璃的配方只能够他一个人知道。

韩度现在想要老朱服软,手里的筹码,自然是越多越好。

两人来到石炭矿。

韩度看着脚下的路,不过一米来宽,和旁边的那条直通京城的那三十里路,不管是在长度上,还是在宽度上,都完全不能相比。

但是韩度对于这条路的期待,一点都不比那条少。

沿着路基仔仔细细的查看了一遍,韩度才点头。“钢轨和其他东西都准备好了没有?”

黄老点头回道:“其他需要的都准备好了,就是还有一点钢轨还没有运过来,大概明天天黑才可以全部运到。毕竟这一根钢轨就五百斤,还是太重了一点,哪怕是有着新修的水泥道路,也不太好运输,要是以前的话,更是连想都不敢想能够把钢轨运过来。”

韩度听了,无所谓的说道:“没事,不好运输就慢慢运。反正铺这个东西也要时间,不急。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够被磕磕碰碰了。”

钢轨最紧要的就是轨面上的平整度,要是被磕碰的变形了,那这一根钢轨就算是废了。

黄老点头,表示都记下了。

接下来,韩度便开始指挥匠人铺设轨道。

韩度废寝忘食的忙活了几天,才指挥着匠人把轨道给铺设好。好在这几天老天爷给面子,每日都是晴空万里,才让韩度一切进展顺利,要是遇到下雨的话,恐怕还要耽误他不少时间。

不过这样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几天下来,韩度忽然发觉他好似被太阳给晒黑了。

轨道铺设完工,两条因为刷上桐油,而有些发黄的轨道,在一众匠人的眼睛里面有种别样的美感。

这就是凭着他们的双手,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东西。站在这轨道旁边,不知道为什么,胸膛里面充斥着一股和这轨道有着奇异联系的感受。

众人纷纷围在韩度身边,其中黄老搓着布满老茧的手掌,问道:“大人,接下来要做什么?”

“接下来?”韩度脸带笑意的扫视了一圈,才回过头看着眼前的轨道,若有所指的说道:“接下来,自然是试试能不能成。”

“能成!一定能成。”这些匠人比韩度还有激动,不等韩度尝试,便齐声肯定的说道。

黄老听了,更是打手一挥,“快,把东西拉上来。”

得到黄老命的匠人,赶紧去对面。

韩度将这轨道设计成了一个环形,从山腰上一直铺设到水泥道路旁边,然后继续又从另外一边延伸回到山腰上,形成了一个闭环。矿车在山腰上装满石炭矿之后,可以直接放下去,等到在水泥路旁边将石炭矿卸下,又可以通过另外一边的轨道回到山腰上。

为此,韩度还在另外一边设计了一个带滑轮的绞盘,用来牵引空矿车。

随着绞盘的搅动,一辆空矿车很快就被牵引上来。

匠人们开始飞快的将石炭矿称量,然后倒入矿车里面,矿车很快便被装了大概三分之二的样子。

黄老便示意匠人停下来,不要再装了。

韩度见此,想了想,吩咐道:“第一次尝试,要多装一点,把矿车完全装满。”

闻言,黄老有些迟疑,问道:“大人,第一次尝试,是不是要少装一点合适?等成了,再多装一点嘛。”

这就是这时候人们的通病,因为物资缺乏的原因,比较爱惜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