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走,天上的天魔之眼已经重新形成星链,将导入璇玑机的观测数据以及脑机数据一路传回封魔之地的仞天尺系统。
等待仞天尺分析、解构成因和运作机制时,项玄黄开始启动“人脑”模式,分析当前数据呈现。
至少,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球形闪电的突然消失是经过几个步骤的。
其一,球形闪电形成并产生稳定的波动频率;其二,琅嬛的脑电波同样出现相同的波动频率并与之产生谐振;其三,琅嬛突然改变波动频率,直接影响并破坏球形闪电的稳定频率,导致闪电已经聚合的能量逐渐分解直至消散于物理空间......
反复对比图表,最终确认自己判断符合逻辑之后,项玄黄由衷赞叹。既感叹于道法数千年,终有去芜存菁之处;也感叹胖妞的悟性心机,可以把玄之又玄的‘天人感应’落到实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快,处于折叠状态的璇玑机铠收到仞天尺反馈的分析结果,果然与自己判断的一模一样。只是,在某些状态的剖析上,仞天尺的衡量尺度还是过于笼统,实在无法极尽精微地描述出只能用‘感觉’才能分辨的细微差别。
“还是有迭代的余地,若是用上普朗克尺度......会不会好些呢?”这时,他又想起伊莎贝儿,“也不知道她在哪里,若是能......”
“咦......这怎么可能?!修炼模型空白只能给出破坏建议?!”
“破坏建议......”
“找出诱发球形闪电谐振的频率.......”
“这不废话吗?!”
他差点抠秃眉毛,将仞天尺的分析报告从头到尾再由里向外逐字逐句解读,最终得出结论,“除了尺度问题,黑箱模型和算力都是问题。”
“不过,”他似乎想到什么,“这振动频率......”
“对!就是振动频率。事实上,老子不也利用谐振频率成功转嫁嬗变时过载能量;再说“弦理论”,同样的振动,虽然只是适用于微观层面,但宏观世界,不也是无数微观世界堆叠起来的?”
“巴西亚马逊雨林,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可能就是万里之遥引发一场超级飓风的第一推动力......”
“蝴蝶的翅膀,万里之外的飓风。微观层面的‘弦’与宏观层面的电弧!”
“人体世界的丹田气海,宏观世界的球形闪电......”
那一瞬间,他有一种福至心灵的顿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