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大秦帝国的反击

虽然李斯对于秦王的突然点名没有防备,但他还是坦然对道:

“以微臣之见,我军原本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积攒到了五十万带甲之士,而齐国和楚国的总兵力应该也在五十万上下,只不过他们的战斗力要打一个折扣,应该只相当于我军的三十到四十万。而经过前面的战斗,我们大概损失了五万人马,敌人的伤亡却比较难以估计...”

“也就是说,这两处的敌情或许被夸大了?”

秦王听闻此言,瞬间变得蠢蠢欲动。

“有这个可能,不过微臣还是建议我军采取守势,在防御中更多的消耗敌军。”李斯建言道。

“恩...蒙恬,你怎么看?”

看到秦王听完李斯的话,明显有些不悦,蒙恬明白他此时应该圆滑一点,既照顾秦王的心思,又充分尽到自己的提醒之责。于是,蒙恬略微思索了一阵,奏对道:

“李相之言,乃老成谋国之论,可谓是上策。末将不才,也有一个不成熟的意见,我们可以让前线的指挥官进一步探查敌人的虚实,或许能发现,敌兵的某一路只是佯攻。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减少那一路的守备兵力,然后加强其他战线了。”

此言一出,秦王果然脸色变得好看多了,只见他笑了笑,对蒙毅说:

“爱卿之言,才是上上策!不过,寡人想补充一点,如果探得敌军某路空虚,我们不仅不应该撤兵,反而恰恰应该增兵!如今,在大局上我们太被动了,必须要集中兵力,打几场胜仗才对!”

此言一出,由蒙恬和李斯带头,“大王高见”之声便在大殿之中回响了起来。

然而,众人没想到,公子扶苏却在此时站了出来,打破了这种和谐:

“父王...孩儿有一下策”只见他略带胆怯,却依旧毅然说道:

“阳夏民变,其实是因为我们施政不够仁义,真的怪不了别人啊!如今民变既平,我们应当与各国罢兵修好才对,又何必再妄动干戈呢?”

此人一出,顿时全场无语,他们都在感慨:“这个公子扶苏怎么这么幼稚!”

秦王本想训斥扶苏几句,但还没等他张开口,却发现赵高疾驰入殿,呼叫道:“报告大王,有紧急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