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海纳百川-再次来到启航之地(8)

铁之秋 黑衫雷皇 2365 字 10天前

朱振生的话越来越多:“我记得很清楚,你们开发了CR502产品,价格更低。虽然我们没有生产这个产品,可是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又直接冲击了我们的产品,客户买你们的产品就不买我们的了,就是这么简单。你们本来是和德国的产品竞争,结果殃及池鱼,我们也被冲击地一塌糊涂。经过市场上几次残酷搏杀,我们厂慢慢就逐渐收紧,销售额越来越少了,逐渐走到了改制的边缘,现在的工厂旧址盖起了楼盘,工厂已经不见影子了。”袁梁长出了口气:“企业破产综合因素很多,不是单一因素所决定的,而且企业也都面对许多各自的困境。”

朱振生看着袁梁说:“不管怎么说,市场上竞争失利也是因素之一。但我不明白,一机厂怎么会走到破产了呢?”袁梁唉了一声:“一机厂也同样是国企,国企的通病一机厂也都有,再加上当地政府操作,就强制决定进入破产程序了,一千八百人就下岗了。”

朱振生摇摇头:“这就是国情,这就是当前的现实,曾经的一机厂总经理来到了上海的十个人的公司打工。你还比我们年轻好几岁呢,我和白怡青经历过上山下乡,返城后进的工厂,都没有上过好大学,在差不多四十岁的时候又下岗,我们就是最悲催的一代人。”袁梁说:“你悲催什么,你们两个不是都上班了吗,你也在昆山上班啊。”

白怡青说:“他在上建厂上过职工大学,在车间干过技术员,后来干销售,这下岗了又重操旧业,到昆山一家私人企业干技术员,也是很辛苦的,两周才回家一次。”袁梁说:“还是长三角好啊,我们厂一千八百人,家属院就有六百多家,我五一的时候回家,同事告诉我,有人连饭都吃不上了。”白怡青说:“上海也是一样,上海的工厂补偿还是比较好的,但也是有许多下岗的坐吃山空,许多老同事靠着那点救济金生活也困难,找个合适的工作也难啊。”

朱振生说:“老弟,你干业务可是高手,我介绍你到我在昆山的企业做销售吧,你肯定能东山再起。”白怡青抢白道:“你瞎讲什么,老弟在上海GYFX也是主管了,每天又不忙,舒服得很,不要太适宜哦。”

朱振生哦了一声:“我不说了,是的,工厂的活不好干,还是在上海GYFX这样的公司好,但我相信老弟一定能干好,一定能东山再起。”

袁梁说:“时代不一样了,也许属于我们的时代过去了吧,曾经的上建厂有三千多人,红星文具八千多人,一机厂也近两千人,现在的平台和过去没有可比性了,我就老老实实地在这里混了。”

朱振生说:“你这样说,我想起来了,我在上建厂做业务的时候,我们拿的是死工资,奖金很少的,但我们都知道,一机厂的业务员很牛,你们是拿业务提成的,其它几个厂的业务员都羡慕一机厂。你在出口处多年,又当了几年总经理,油水肯定不少,你就是来养老吧。”袁梁嘿嘿一笑:“这样说就太夸张了,我这哪能说养老呢,我还要好好干。”

朱振生说:“今天真高兴,哪能想到会认识你,哪天我喊着上建厂的几个同事再聚一聚。”白怡青急忙说:“越说越远了,袁老弟和你的同事聚什么,这又不是多大的好事。我们两个下岗好几年了,袁老弟去年才下岗,谁还愿意提你那旧事。”

朱振生喝一口酒:“好,我不说旧事了。袁老弟,还是看长远吧。我们两口子前后下岗,那时孩子刚上初中,在夜里我们两个抱头痛哭,真感觉天塌了,没法生活了,过了好长时间才缓过来。我们当然怀念曾经的工厂时光,但毕竟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只有自己去找饭吃。现在看来,只要能吃苦,只要塌下身子,就能吃上饭。”

白怡青招呼着吃饭,朱振生又要了一瓶啤酒,自顾自喝起来,话还是不少,直到九点半三个人才散场。

袁梁看着白怡青、朱振生远去的背影,想着这两口子的遭遇,他们和自己一样,都是一切从头再来。

又是周五下班,白怡青见袁梁还在那里坐着,就打招呼,袁梁正在电脑上斗地主。办公室里其他人都走了,白怡青就站在袁梁的座位前:“还忙什么,走吧。”袁梁说:“这就走,回去也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