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日不落之城:京都

环顾京城上空,一道道磅礴青气汇聚不散,与世俗城池仅能覆盖周遭的护城青气截然不同。

作为一国之都,此界最强之都。

京都的护城青气不仅宛如实质,肉眼可见,且色泽更加璀璨夺目,宛如青色云海,且如巨伞般延展,宽广覆盖方圆近百里之遥。

在青气云海照耀下,无论白昼还是黑夜,整座城市明亮如昼,宛如仙境一般。

照耀之下,京城就是一座活生生的日不落之城。

在这座城中没有白天黑夜之分。

天际的青色云海会驱散一切黑暗。

所有京城子民只要抬头,看到那天际的云海,心中就充斥对大禹的憧憬。

汇聚整个大禹帝国二十八州的巨大气运,京都城的护城青气,不,应该是大禹的国运青海之广之庞大,可想而知。

然而,即使是这威严壮观、被无尽气运庇佑的大禹京城,也并非永恒的宁静之地。

时下烽火连天,城外集结了无数敌军铁骑与悍勇兵卒,他们如乌云压城,黑压压一片,气势汹汹地对这座象征着大乾国威的京城发起猛烈围攻。

城外战鼓震天,刀光剑影交错,炮火连珠,喊杀声此起彼伏,直欲撕裂长空。

那原本祥和的国运青海在战火硝烟中剧烈动荡,仿佛在竭力抵挡着外界的侵袭,却也无法完全掩盖住那逼近的危机气息。

城内,百姓们惶恐不安,商铺闭户,行人匆匆,街道上弥漫着紧张与忧虑的气息。

大街上,大批大批的甲士赶往京都各个战场,为这一份不安,再添一丝薪柴。

京都城中心。

巍峨皇宫大殿之上。

大禹第44位皇帝天渊帝面色铁青,威严的双目中闪烁着熊熊怒火。

“混账,混账,混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方教大军为何会出现在京城,为何!整个京城外围无数卫城,就没一个预警?

五方教大军难道是飞过来的?”

“混账混账,五军都督府是吃干饭的?朕怎么会有你们这样一群尸位素餐之辈!”

武将众人不语,低着头颤动身躯,不敢直视天渊帝。

天渊帝话锋一转,愤怒看向国子监。

“还有!我大禹国运大阵为何还不能施展神通!究竟是何种力量在阻挠国运施展,你们国子监还需要多久才能破除阻挠?”

“快点解决。”

“让国运轰杀,轰杀,轰杀了那群乱臣贼子!”

在大禹京城,皇帝拥有无上权威,也是国运的实际操纵者。

只是国运毕竟是国运,汇聚整个大禹二十八州,亿万子民气运凝结。

其内部繁杂信息犹如海啸。

国子监的存在,就是帮助皇帝梳理国运,梳理国运内的种种杂念。

若是国子监失灵,没有国子监的帮助。

这偌大的国运,皇帝如同一个挥舞巨锤的小孩。

可能小孩爆发一下,可以挥动巨锤,但代价却是自己!

天渊帝当然不想这般。

可现在局势已经如此。

五方教大军不知怎么出现在城外,正在围攻京都。

京都上空犹如青海的国运,受到了某种干扰,无法使用!

这一切的一切,怎么不能让天渊帝愤怒?

‘难道我要死了?以死强行挥动国运?扞卫我大禹江山?’

临近死亡的抉择。

别说是天渊帝。

就是任何一个正常皇帝此刻都无法保持本心。

更何况天渊帝本就不是一个正常的皇帝。

大禹立国六百年余年,得益护城青气强大。

大禹立国六百余年,对外战争即使输了,也不过退守州城。

而在六百年的漫长时光中,总体而言大禹国土面积是在不断扩张。

漫长国家历史上,少有丢失疆域情况发生。

这种丰功伟绩,自然给每一位皇家子弟灌注难以言喻的荣誉感,使命感。

荣誉感和使命感的背后,就是无与伦比的高傲。

看呐,如今你们现在享受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皇家的功劳。

你们都是我们皇家的奴仆,我皇家就应该统治世间!

没有我们皇家,你们这群泥腿子,土里刨食家伙不知在干什么!

在这种高傲,视众生为无物,视皇家以外全为猪狗的指导下。

天渊帝能做出什么,可想而知。

什么骄奢淫逸,不理朝政,任用奸佞,暴虐无道,大兴土木,酒池肉林,施行苛政,滥杀无辜等等,不过日常。

总之,在历史上你能想到的一切罪恶,天渊帝全部干过,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就是天渊帝。

坊间称为暴虐帝的天渊帝!

顺带。

天渊帝如此暴怒,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个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