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宋真的条件

有人听了很不舒服,但事实就是如此,宋真没必要藏着掖着。

“首先,我会先投资三万贯,把汾州建造成并州都督府内最繁华的商业大都会。”

众人一听,倒吸一口冷气。

三......三万贯?我没有听错吧?

要知道,整个汾州在前两年的税额加起来都不足三万贯。

你告诉我,要投资三万贯重新规划一座城市?

汾州濒临汾河,可以沟通黄河,是冀、晋、豫通往陕、宁、蒙贸易的必经之处,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

汾州既然有如此卓越的地理优势,为何在初唐时期会发展得那么差劲呢?归根结底还是管理层不给力,舍本取末,没有抓住重点。

“到时候,我会想办法安排族内一个人做汾州刺史,负责按照我的要求去重建汾州。”

汾州在大唐属于是勉强到达中州的水平,中州刺史,好歹是个正四品官员啊。

听到这话,众人的呼吸都急促起来。

“第二,我会花钱将汾州酿酒的甘露堂收入宋氏,并为你们争取到官方酿酒的资格,最后通过会春坊和平康坊推广出去。”

在大唐,酿酒不是你想酿就酿的,必须要取得良酝署颁发的资格证。

而良酝署隶属于光禄寺四署之一。

唐有九寺,分别是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宗正寺、大理寺、卫尉寺、鸿胪寺、少府寺、大司农。

其中,九寺以太常寺为首。

宋真作为太常寺卿,自然在九寺之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为汾州宋氏获得光禄寺良酝署的酿酒批准,应该不是难事。

有权,就应该用,而不应该视若珍宝,不肯拿出来见人。

打造汾酒品牌,是宋真的商业计划之一。

汾酒在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

反倒是在唐朝没有了声音,不知为何。

“第三,关于你们说的,每年安排百名族人进朝为官。呵。”宋真大力拍向桌面,惊得下面的人虎躯一颤。

“我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前段时间,来济因为与李义府勾结贩卖官爵,两人杀头的杀头,降职的降职。”

“再说了,我只是太常寺卿,并不是吏部尚书,你们认为我有这能力吗?”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你们下面是不是还打算把村里的野狗,都安排到朝廷当警犬,也吃上一份皇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