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送一部电报机

暗寻觅踪 良煜 1287 字 16天前

既然张银龄要去东北,想让汪川当护卫长,丁默邨一想,何不让汪川同去,与满洲特务机关交流,学一学满洲的经验,哪怕了解人家的教训也好。

张银龄没想到,汪川到了奉天,就死于非命,这让他心灰意冷,感觉对不住老友。

汪川死后,张银龄给汪川堂叔,自己的老友,也打过电话,双方一起悲伤了好一阵子。

张银龄对自己的助手说道:“和日本人联系一下,我年纪大了,胃肠一直不舒服,累一点就犯病,我要回上海休息,哈尔滨就不去了。”

助手提醒张银龄道:“您要不要同汪先生说一下,虽然你身有恙,汪先生不会阻拦你回去,但做为他的代表,不与他打招呼,就返回,好像有点不太好。”

张银龄道:“你说的对,明天先给汪先生发份电报吧。”

助手建议道:“能否通过日军电话系统,联系上汪先生?”

张银龄道:“能通上电话吗?我听说山东境内,共产党的军队很活跃,他们除了破坏铁路外,也破坏通讯线路。”

助手道:“是的,电话线路时通时断,我试一试吧。”

经过助手的不断努力,日军的大力协助,张银龄真的与汪精卫通上了电话。

与汪精卫通过电话,张银龄情绪大好,又恢复刚到满洲时的神态,表现的踌躇满志,大有轰轰烈烈干一场的神态。助手想,不知道汪精卫给这位张先生,许了什么愿,封了个什么官。总之,张银龄又改变了主意,暂不返回,将按原计划,继续哈尔滨行程。

助手又联系了日军医院,给张银龄做了全面的体检,确认张银龄身体并无大碍,最近胃肠不舒服,主要是神经高度紧张,还有劳累共同所致。

日本人又开始为张银龄忙碌,准备他北上行程,要确保他的安全,要作到万无一失。

那天,赵启山与长猴、老张分手后,直接来到与抗联的联络点。让赵启山感到意外,政委老魏也在这里。

老金出门,则关好门,老魏就紧紧握住赵启山的手,“诗人同志,我们总算又见面了,袭击机场时,我还把你当成友军,没想到你真是我们的同志,还是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更没想到的是,你还是我们支队长王玉河的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