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学义现在是什么水平?

“你不用担心,这一切都是推测。我岳父岳母在黑省工作了大半生,所以我知道不少黑省普通民众的事情。”

“和苏联做交易的人并不少,黑省条件艰苦,每天都有人拿着粮食换苏联的机器、拿着馒头换石油。”

“普通人都能完成的事情,你比普通人对苏联有更多的了解、过得比普通人苦,怎么会放弃这个机会?”

周兴然撒了一个谎,这些并不是朱南春他们告诉他的,而是前世广为流传的。

轻工业不发达的苏联,仿佛一只肥美的绵羊,没少被黑省民众薅羊毛。

说好的一袋子粮食换一桶石油,轮到苏联人倒石油的时候,人们会在桶下面掏个洞,用别的容器装着,苏联人还以为撞鬼了,这个桶怎么就是倒不满了呢?

因为这种小额交易,都是私人进行的,没有得到两国的授权,中方不允许,苏联那边发现了也会给予严厉的惩罚。

只能选乌漆墨黑的晚上,所以苏联人很少发现端倪。

即使发现了,也只能将苦水咽下肚,难道要拆穿吗?

拆穿了下回找谁换?

喝粥还是啃雪?这道题并不难选。

只能背后骂两句,回头接着换。

左轻尘轻轻点点头:“你说的不错,我和他们进行过交易。”

左轻尘在农场很少有休息时间,很多时候都是累的下不了床,被迫卧床养病。

少数的休息时间,还有人看着他乱跑。

一直到半年后,左轻尘才找到一个空隙,跑出来和苏联人进行了一次交易,他用来做交易的粮食还是他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两捧大米,半袋掰成半个半个的冷硬馒头。

馒头之所以都是半个,因为左轻尘每餐是一个馒头,他吃一半留一半。

毕竟,他是去农场服刑的,是罪人,和农场的工人可不一样。

好在,和他做交易的苏联人没有嫌弃,左轻尘就这样饥一顿饱一顿的度过了二十多年。

——

俄语翻译:生命美好,只要目标正确,即使道路坎坷依然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