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同回到生产部大办公室,还没坐下,梁亚静就问张建林:“建林,这种情况怎么不早一点跟大家讲?”
张建林委屈地回答:“梁经理,一彩这个调度上任不久,我就专门跟您讲过,您可能不记得了吧?您当时跟我讲,这个调度是领导专门安排的,刚上任需要多给他一些时间熟悉。”
“到现在半年时间都过去了,根本就看不到他有任何进步。刚开始,虽然做不好,但至少还知道认真做,现在很多事情好像根本就没入心,只是应付。”
“另外,花纸供应不及时,我也跟您讲过几次了。您跟我说,现在各家花纸厂订单都很满,只能排队。”
“1789排队后,花纸厂答应我们的交货期就应该是十天以前,可是按期并没能给我们,直到前天才进厂。”
1789是本地一家花纸厂生产的。穆青早就听人讲过,这家花纸厂跟梁亚静的关系很好。
这个花面原来在湖南一家花纸厂生产,但被梁亚静转到本地这家花纸厂,理由是更方便相互结合。
本地这家花纸厂集资建了两栋住宅楼,专门给重要的客户留了十几套房子。梁亚静通过花纸厂人员,自己掏了一部分钱买了其中一套。
这事在工厂里几乎是尽人皆知的秘密,只是大家都不会说破。
小主,
虽然梁亚静的做法并不违规,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至少以梁亚静现在购买的价钱,在外面买不到这样的房子。
穆青推测,以梁亚静跟这家花纸厂的关系,1789不能按时交货,梁亚静恐怕事先应该知道。
类似这种事情,如果不是工厂出现质量事故,花纸厂恐怕是有急单插进来,打乱了原来的排产计划。
一般事先都会跟工厂结合,工厂如果坚决不同意推迟,而且把利害关系讲清楚,花纸厂还是会按原计划执行的,但如果工厂答应了花纸厂的请求,就会出现现在的结果。
梁亚静一边听着张建林讲,一边点燃一根香烟,慢慢坐下来,没有否认张建林讲的这些事情,在想应该怎么解决眼前的问题。
这时,杜军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冲着梁亚静说:“梁经理,办公室通知,您、我和穆青马上一起去二楼会议室开会。”
梁亚静赶紧问:“办公室通知?肖总召开的吗?什么内容?”
杜军扫了一眼在座的三人,说:“是肖总召集的,应该是关于新建燃气窑以及高档瓷方面的事情。主管销售的王总、主管技术的陈总工、还有财务部主管、技术部经理、副经理都去了。”
梁亚静扭头看着穆青,没说话。
穆青理解梁亚静的意思,他应该没有关注这方面,怕是很多事情不知道。今天开会,生产部这边应该要以自己为主,穆青点点头,三人一起走进了二楼会议室。
肖总见人到齐了,就开门见山地说:“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就两件事情。一个是新车间英国窑炉,怎么稳定还原焰烧成的问题。”
“另一个是普通瓷燃气隧道窑,怎样把烧成成本降下来。希望我们今天能够讨论出一个现实可行的方案。大家畅所欲言,看谁先说?”
大家都面面相觑,不敢讲。每个人心里都知道,这两个问题恐怕都不好解决。
见大家不说话,肖总只好点将:“陈总,还原焰的事情你怎么看?”陈总是六年前从集团公司调来工厂任总工的,一直在搞技术,对窑炉比较熟悉。
来工厂后,无数次跟肖总、技术部门讨论过这条窑炉,但都没能找到一个现实可行的方案。
陈总只能说:“我现在也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专门找过集团公司相关人员,问过他们最初决定引进这条窑的初衷,但当时那批决策人员要么已经退休,要么已经过世,根本问不到。”
“我们工厂只是当时决策的执行者,决定引进这条窑时,工厂内的人员没人参与。”
“去英国考察,也是集团公司的那几个目前已经离世或已经退休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