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这样也不容易找到合作工厂。”
“别人都不接,如果我们以接这类单为主,也许是扭转订单量下滑的一个契机。”
穆青看着梁亚静,希望能够看出他的态度。
梁亚静这时像是陷入沉思。
良久,见穆青不再讲,就说:“我听明白了,你继续,想听你讲具体该怎么做。”
穆青继续捋了捋思路,把自己的想法逐一讲出来:“这些年来,我们工厂内的器型几乎没什么变化。”
“就比如第二成型车间的十号线,从我进厂就一直只是生产两个品种,有时一个月都不会转产一次。”
“看起来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是降低成本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可是,如果没有销路,或是售价一降再降,这种生产模式恐怕早就不适用了。”
“同样,从我进厂,我们就只生产一种泥料配方,低温快烧的新配方只生产过一段时间就停产了。”
“如果没有青白瓷配方,恐怕这次广交会我们基本不会有什么收获。”
“我们除了不同花面的花纸在变化,其他器型、瓷质、釉料方面的变化太少了。”
“可供客人的选择也就太少了。”
“我觉得这是我们普通瓷订单下滑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们愿意跳出这种生产模式。”
“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刚刚提到的,品种多、批量小,时常转产的另外一种生产模式。”
“这种生产模式,看起来会增加成本,但销路会很广。”
“甚至我觉得这应该是一种大趋势。”
“这种趋势就是消费的多元化,个性化。”
“目前大部分工厂都不愿意接单。”
“如果我们先行彻底走通这条路,做的好,不但不用考虑订单不足的问题,而且也不用考虑低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还会扭亏为盈。”
听着穆青这番话,梁亚静觉的,在工作中能遇到穆青这样的合作伙伴是幸运的。
不由得想起,穆青刚来工厂时,在第一成型车间提出车间改造方案的事情。
他不得不承认,穆青的思维是独立的,逻辑清晰,看问题的角度也与众不同。
现在,穆青也许看到了订单下滑的本质性问题。
这样想着,梁亚静不由得说:“跳出低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嗯,说的好!”
“所以在广州时,你才会问沈先生是否愿意帮忙引荐深圳的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