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问五皇子愿不愿意开府照顾农庄。”文帝念了一遍,感觉有哪里不对,连忙叫到即将要走出大殿的文去病说:“子安,你干嘛问五皇子开不开府呀!”
文去病摸了摸头说:“父皇不同意我开府不就是因为五皇兄还没开府吗?长幼有序,是我开始没想明白,有些难为父皇了!”
“朕不同意不是因为你五皇兄。”文帝还以为文去病放弃了呢!结果就是在曲线救国!
文去病这就有些奇怪了,不是因为这个是为什么呀!她奇怪的歪着头看向文帝,文帝被她的眼神看的愈发的尴尬,但也不能明说,只能挥挥手说:“反正不行,你快走吧!你说的事情朕会想想看的!你先回去吧!”
回去想想?文去病挠着头走出崇德殿,有些不明所以。文帝看着文去病走出崇德殿的背影开始想文去病说开启蒙学堂的事,他拒绝了文去病出宫开府的事情,但开启蒙学堂的事他却要仔细思量了。
启蒙学堂是个好主意,但是必须要找一个可靠的人。这个人要有一定的身份,有号召力,让寒门愿意将孩子送到学堂,但这个身份不能引起世家的注意,最好还是文氏的人,不然就是又培养了另一个新的世家。
文帝在崇德殿独自开始思考,直到曹常侍敲响崇德殿的大门问道:“陛下,老奴可以进来吗?该点灯了!”
“进来吧!”文帝此时才从思索中回过神来,文氏之前落败的太厉害了,自己现在在世的长辈中也只有汝阳王了,平辈中也没有什么人了,晚辈中自己活着的儿子有太子,三皇子,五皇子。
汝阳王年纪大了,又有一个拎不清的王妃,交给他不行;太子开办学堂和自己开办学堂没什么区别,都会引起世家的注意;老三现在能力不错,但是现在宣越两家都已经开始互相敌视了,要是自己将这个事交给三皇子说不定会有人以为自己准备另选太子;五皇子更不行,这个孩子的出身不在自己期望之中,同样这个孩子的学业更让自己头疼,现在好不容易跟着子安干的不错,但也只是按部就班,现在他还担不起这个责任;更关键的是这个主意是子安出的,若不让小六做反而让五皇子做,这也不合适呀!
文氏皇族还是人太少呀!文帝心中盘算了一圈自己觉得可用的人,发现这个事情还真的必须让子安来办,但问题是子安出宫开府的事情怎么办呀!现在想来都是凌不疑那个臭小子的错,要是他听自己的话,老老实实的待在都城成婚生子,这事现在不就能交给他了!哪里用的着自己在这里纠结人选,又哪里需要自己烦躁如何给子安开府,说来说去都是子晟那个臭小子的错!
文帝就这样一路骂着凌不疑一路走到了永乐宫,听见通传的越妃走到门口正好撞见门口骂骂咧咧的文帝,不由的好奇的问:“陛下今日怎么了?”
小主,
“还不是凌不疑那个竖子!”文帝终于见到越妃了,可以将自己心中的郁闷一吐为快了!
越妃更好奇了,最近边关也没传来什么消息呀!子晟怎么惹到陛下了,她小心的开口说道:“子晟来消息了?”
“没来!”文帝生气的坐到了椅子上。
越妃转眼一想,难道是因为凌不疑没送信回来的原因吗?她又试探的开口说:“子晟也是忙,前两日边关的信才送到皇宫,这才过去几日还不到时候呢!”
“别说边关的事!说起边关,说起凌不疑,朕就生气!”文帝气鼓鼓的说,说完还伸手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越妃更奇怪了,但她也不想再猜了!于是自己也坐下,端起刚才的茶吹了吹,喝了一口。果然不等越妃再开口,文帝自己就开始自顾自的说了起来:“你说凌不疑这个竖子,当年让他不要去边关,不要去边关就是不听!现在你看看,你看看!”
“我看什么?”越妃这会儿真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就是因为他去边关,朕现在连个得用的人都没有!”文帝气鼓鼓的说。
得,越妃明白了,文帝就是迁怒,觉得自己现在差人手所以对凌不疑之前执意去边关的事又想起来了,只能随口说道:“子晟这去了边关继承他舅父的遗志,干的不是也挺好的吗?”
“朕没说子晟在边关干的不好,子晟在边关屡获战功,现在马上都可以独掌一军,镇守一方了!”文帝依旧生气的说,转而又变得有些无奈。“就是,就是要不是子晟去了边关,朕此时也不会如此为难!”
越妃不想再理文帝,自顾自的开始品尝文去病中午送来的点心,这点心确实好吃,好像是加入了牛乳但又没有牛乳自带的腥膻味,软糯香甜,不错改天让子安把点心方子也给自己小厨房里的厨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