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太后真好,她能让周围的人一个个变得活鲜明快,让大家的心不知不觉的变得温暖。
“我去拦车。”她和众人打了声招呼,走到街去拦车。
锦玉街到平山街大约有两千余米,单靠两条腿走需要不短的时间。
不靠腿,街上人流太旺,不管是骑马还是坐车都不大方便。
不过举办灯会的官方和商家对此早有对策,为了避免街道堵塞,私人马车只能存放在几个固定的存车点。
再由官方准备若干辆专门载客的灯车,每条街投放几辆,专门用来搭载想到不同街道观灯看热闹的游客。
灯车不设棚顶,四周设有护栏,护栏上缀满了彩灯。
里面装有座位,每辆车可以搭载八到十二人,由两匹健壮的高头大马拉,赶车的都是官方配的资深趟子手。
按距离的远近不同而收费,非常便捷实惠。
阮卿一行正好八人,姜元在街边等了约一刻多钟的时间,才拦到一辆八人的空灯车,大家伙一起坐了上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灯车是什么人想出来的?很有创意啊。”坐在车里,吹着淡淡的晚风,看着两旁不断后退的灯火,阮卿有些好奇地问了一句。
原主十二岁就入了宫,十二岁之前关于观灯的记忆非常少。
她完全不知道大熙的元宵节,街道上竟然有公交车一般的灯车。
“据说是元灯公主。”昭平答道。
“嗯,说来听听。”
“灯车起于五十年前,听阿娘说,五十年前,有位颇受皇帝宠爱的公主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