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卿抬目打量了一圈,朝着灯笼最好看的一个铺子走了过去。
离铺子还有十几米的时候,一道愤怒的声音传了过来:“胡绍明,那个灯笼的谜底明明是我先猜出来的,你凭什么抢?”
“猜灯谜,不是谁猜出来的就是谁的吗?为何还有人抢?”不是很清楚规则的阮卿有些惊讶的问了一句。
平山街是一条横街,灯谜铺子在街西,离之前发生刺杀的地方有七八百米的距离,还拐了一个弯。
为此,这边大多数人尚不知道不久前外面发生了一场刺杀,各个灯谜铺前的猜谜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一般来说不会有人这么没品,但架不住世上总有些人不讲规矩,咱们过去看看,瞧瞧什么人这么嚣张。”昭平一脸兴奋的开口。
她既喜欢看热闹,又喜欢教人守规矩。
尤其是在这样的场合,碰到不讲规矩的人,可以强行教他们守规矩,感觉不要太爽。
众人选了个地势较高的点,走过去抬目一望。
只见一个年约二十左右,身穿打着补丁的布衣青年,满脸怒容的瞪着面前一个身材肥胖,身着华服的青年。
此人应该就是他口里的胡绍明,约莫二十四五岁的样子,手里提着一盏非常漂亮的七彩灯笼。
“何筠华,店家出谜,你我同时给出答案。
只不过你的声音大了几分,说话快了几分,仅此就能说明是你先猜出来的吗?”胡绍明高傲得像只花皮猪,一脸不屑的看着布衣青年。
“你……,店家你来评评理。”何筠华大怒,继而将目光转到店老板身上。
“咳咳,你们答谜那会儿现场比较嘈杂,我还真没太听清楚。”店老板有些不自在的开口。
阮卿眉头微微一皱,梁凡见状走立即到一旁,寻了个一看就喜欢八卦的年轻人,伸手在他肩膀上轻拍了一下:
“兄台,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怎的为一个灯笼吵起来了?”
被他拍肩膀的年轻人转头一望,发现问话的是个相貌秀气,脸上却挂满了八卦气息的同龄人,顿时聊兴大起。
他后退了两步,压低声音对梁凡道:“这事说起来话长,我长话短说,那两人本是同一间书院的同窗。
衣着华美的那位叫胡绍明,是当今淑妃娘家的亲戚,家里行商的,很有钱,又有一门厉害的亲戚,平日里行事就很嚣张。
穿布衣的叫何筠华,父母皆亡,家中只有一个幼妹,家境十分贫寒,但是会读书。
他四年前就考中了秀才,成绩在咱京城录取的两百多名秀才中排名前五。
若不是三年前父母突然过世,现在说不定已经是举人老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