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舆论和民意

“郑淑妃?没听说她有什么反应。”孙安一怔,随即摇了摇头。

“你赶那么远的路,想必累了。

屋子里有冰块,不热,你进屋梳洗一番,先去歇息罢。”阮卿没有再多问。

对郑家,她手下是留了几分情的。

郑淑妃的父亲没少插手家族中的龌龊事,阮卿只降了他的职,并未重罚。

希望郑淑妃是个拎的清是非的聪明人,别因族人的罪有应得就怨天恨地,在宫里搅风搅雨,不然......

“多谢夫人,对了,这是萧大人写的那份文章,林大人叮嘱我带过来的。

还有一份陛下新下的诏令,即今年全国的百姓统一减赋两成。”

孙安道了谢,随即从行囊里拿出两纸文章,递给阮卿。

天太热,身上只穿了层单衣,他担心把文章揣在怀里汗湿,就塞在行囊里。

“林大人果然心细如发,梁凡,带他进屋,给他安排个房间休息。”

阮卿看着手里的文章,目中不由浮出笑意。

给她安上抄家太后这个头衔的人用心不可谓不恶毒。

她和皇帝上位的时间还短,不管是对朝堂还是对百姓的掌控和威慑都不够。

若真背上一个走到哪就抄家抄到哪的恶名,很容易引来整个大溪世族共同抵制。

一旦整个大熙的士绅阶层都在抵制她,她和皇帝的位置只怕都坐不稳。

不过舆论这个东西是把双刃剑。

操控得好的话,就能化不利为助益。

皇帝那边已经为她点上了一把好火,她只需再顺道推波助澜,把这股火势推向全国。

敌人的阴谋就不攻而破。

不得不说,萧浒着实好文采。

他那篇文章不算长,也没有什么华丽辞藻。

却字字切中要害,既完整将她抄家的经过和原因一一描述了出来。

也将抄出来的钱的用途说得明明白白。

连同减赋的事,也说成是她的功劳。

这张文章,配上皇帝减赋的诏令一出,全国的百姓只会对她感恩戴德。

幕后的造谣者不管有什么目的,都难以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