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深吸一口气,眼神里闪过一丝坚决,缓缓点头道:“这个犯罪者的行径显示出一种特定的偏好——专门针对12至20岁之间的男性下手。
这不仅揭示了他可能的心理倾向,还暗示了一种精心挑选受害者的过程。
他或许在寻找那些正值青春期、体力和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对象,这样的目标可能更容易控制,同时也满足他扭曲的心理需求。”
“这种针对性的选择,”他继续分析,“说明罪犯很可能在实施犯罪前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策划,对这一年龄段的男性有着异常的兴趣或是某种未完成的情结。
这种有意识的选择,反映了罪犯心理状态的复杂性,也为我们刻画他的心理画像提供了关键线索。”
“再者,”江淮的语速加快,眉宇间凝聚着思考,“这种年龄范围的受害者,往往社会经验不足,反抗能力有限,加之可能存在的信任感,容易落入陷阱。
这要求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这一年龄段人群的保护和预警教育,更要深入挖掘犯罪者的动机和行为模式,找出他选择这一特定群体的根本原因。”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视周围,确保每个人都理解了这份紧迫性。
“我们需要从心理学、社会学乃至受害者的共同点等多个角度入手,尽快构建出一个全面的分析框架。
时间不等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是受害者生死存亡的关键。”
许昭阳适时地接过话茬,声音沉稳而有力:“我同意江淮的分析,并且愿意补充一点。
能够有效控制住这群正值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这不仅仅需要策略和心机,更要求施加者具备相当的身体力量和威严。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十年前这个犯罪嫌疑人应该是一位身强力壮的中年男子,他的体格和力量足以让他在身体上压制住这些受害者。”
“这个人很可能从事过体力劳动,”许昭阳的眼神透露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