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长时间就给他们发来了几个手机号码,让他们到了黔地随便打就行了。
啧,总台大佬背书,不算尚方宝剑吧,也差不多了,两个人第二天就再次动身去往黔地。
拨通了某位领导的电话后,没有狗血的阿谀奉承盛宴招待出现,简单的请两人吃了个家常便饭后,那领导就摇来了好几个教育系统的有关负责人。
其中一位还是枫香村附近市里的一位中学校长。
他也向夏河跟柳白苏阐述了一下现在山区教育系统里存在的痛点。
在时代进步以后,社会各界都有爱心人士在偏僻的山村里捐赠了不少希望小学。
单看小学的数量其实是足够的,平均每1小时小孩子的脚程之内,起码有一所希望小学。
更需要的是初中、高中、优秀的教职工,以及孩子们的学杂费,生活费。
初中、高中因为规模问题,建设成本较高。
小主,
小学的话,需要在山区里化整为零,每个片区有一所可以容纳200人的小学就够了,造价也就不到20万。
简单来说就是盖几间平房,请几个高中学历的教职工任教足矣,甚至有余。
从初中开始,就要考虑让孩子们集中起来,住校管理了。
教职工就这么多,优秀的教育人才数量是有限的,校内学生人数最少也要达到800-1200人,才会合理有效的利用教育资源。
那么这所希望中学,就需要更大的场地,更多的配套设施。
考虑到离家路途遥远,学生需要长期住宿。那么食堂、宿舍、可靠的给排水设施、卫生间等配套生活设施必不可少。
夏天有风扇可以凑活着用,冬天则必须要进行供暖,这供暖系统也是一大开销。
还要考虑开辟新的给水管道,单独的供电系统,食堂食材的供应链、天然气管道……
建一所希望中学或者高中的成本,起码也是一所小学的400-500倍,甚至更多。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在捐希望小学,而不是希望中学、希望高中的原因,不是不想,而是太过烧钱。
慈善,从来就不是说说而已,很多数字只需要略微一算,便会感到触目惊心。
在了解完当地的需求后,夏河跟柳白苏决定先出资建一所希望中学,一所希望高中。
他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确定了没有听错之后,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还有几个工作人员默默垂泪。
这么多年了,他们也经常收到来自爱心人士的捐赠,也有人了解过关于青少年教育成长的痛点,可是面对这金额巨大的投资,都选择了望而却步。
这个世界很苦,但是这个世界上努力的人,真的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