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南宫文锐去巡视南宫家的产业,温玉霞带着孩子们去了樊城,
今早收到新川县李管家的来信,信上说温老爷子病重,问温玉霞他们要不要回去探望,温玉霞去顾家村就是为了将此事告知温大山,
生意上的事温玉霞一点都不操心,她名下的产业与生意早就交给温云鸿代为打理,这次来樊城她直接就去了顾家村,
一早,温林氏就去村尾挖野菜,院门没有关,温大山在房间里倚窗了望院外的风景,
看着看着,他看见了温玉霞与四个一模一样的小孩,他有些不敢相信的擦了擦自己的双眼,再看,温玉霞已经带着几个孩子走进了院子,
温大山擅抖着声音问道:“郡主,是你回来了吗?”温玉霞满脸带笑的说道:“是的,”随后招呼孩子们进屋给温大山见礼,
“外曾祖父好”!四个孩子乖巧的跪在地上给温大山磕了个头,嘴里齐声喊道,
温大山乐得笑眯了眼,这些年,他最挂念的就是温玉霞,温云海兄弟十人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女,就温玉霞没有孩子,
没曾想,温玉霞一胎四宝,两儿两女都已经7岁了,温大山笑呵呵的说道:“这么大个人了还是那么调皮,生了孩子还要瞒着我们”,
“呵呵,佑诚他们出生后,我们原本是要返回京城的,想回来时给你们一个惊喜,就没有来信告知,后来,发生了点意外,我们就没有回来……”
温玉霞淡定的讲述,生产之后南宫家在盛源国的生意被人恶意针对,南宫文锐在盛源国待了两年,后来,想着让孩子们在念书之前多见见世面,他们又带着孩子继续游历,
“好,好,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好,”温大山连声说道,在外多见世面的好处,温大山是深有体会,
他这辈子经历了逃荒,之后从新川县迁到了樊城,偶尔会去京城温云鸿府里住些日子,前段时间温云江还带着他们老俩口去魏县温云海那里待了段时间,
去的地方多了,眼界自然也宽了,气质也发生了改变,
如今的他,从面容上看再不是当初那个满脸皱纹愁苦的庄稼汉,而是一个满面红光的富家翁,
温玉霞淡笑着说道:“这些年孩子们虽然没有去学堂念书,该学的知识一点都没落下,过几天我准备让他们去盛世学院试试”,
“佑诚与佑奇才7岁,你就要送他俩去书院读书,”温大山吃惊的说道,
盛世书院的学子,必须有秀才功名或者是学识达到秀才级别,经过先生的考问才能入院读书,南宫佑诚兄弟俩估计还没有启蒙,怎能送去盛世书院。
这些年温玉霞他们一家虽然在外游历,三个月开张一次的黑市仍就是南宫文锐操纵小世界完成的,况且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回到黑市歇息,
南宫家学识最好的先生,武功最高的师父都被南宫文锐安排住进了黑市南宫家的宅院里,每天晚上,教书先生会辅导孩子们的功课,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跟着师父练武,吃过早饭后,南宫文锐才带着他们离开黑市,继续前行,
在路上,南宫文锐会给孩子们讲一些风土人情,也会给孩子们解惑,孩子们头天晚上没理解透彻的知识,南宫文锐都会一一给他们讲解,
温玉霞除了教孩子们算术还要教他们讲各国的语言。说到各国语言,不得不提到温玉霞越穿之后的另一个技能,
那就是语言天赋,只要是她听过的,不管是各国的官话还是各个地方的方言,她都学的惟妙惟肖,
南宫佑诚四兄妹跟她学,南宫文锐也跟她学,到最后北一四姐妹与南宫文锐的四名护卫也跟着她学,
总的来讲,南宫佑诚兄妹四人一天学到的知识比别人坐在学堂里三天学的知识还要多上那么一点点,
南宫佑语与南宫佑玲是女孩子,南宫文锐对她俩的要求不高,能学多少算多少,南宫佑诚与南宫佑奇兄弟两人,南宫文锐对他俩可严了,
四岁开始启蒙,每天学的知识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就不算合格,兄弟俩在南宫文锐的高压之下,年仅七岁,学识就达到了书院学子的水准,
温玉霞挑了些能说的,讲给温大山听,让温大山明白,南宫佑诚兄弟俩的学识不比书院的学子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