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戎者,乃是昆仑山北聚居蕃落的合称,所谓横山戎者因为其大落居住在昆仑山与大河水之间的横山山地以及附近因雪峰冰水融汇聚而成的皓月淖子之间而得名,而横山戎泛指起来则是昆仑以北,大河以南,东至河东大泽昭余祁,西至西昆仑康曲星宿海,纵横广阔五百余里的丰茂草甸山地。
横山戎乃是北狄分支,其南下后与西戎部落融合,聚居于此,又因血统侧重不同,分为黑白两大分支。
近北狄者,卷发肤白,深目高鼻者号为横山白戎,其有蟤氏、蚖氏、蝁氏、蜧氏、蜦氏、螣氏、虬氏、蛟氏八部,其中横山蚖氏因参与大綦太宗南征河西受其赐封横山诸部大统领,后因凰帝以震代綦,而自擅为王,后为横山虬氏废,大震及东丹咸招抚虬氏,时虬氏上表大肇称臣,封为北平郡王、横山宣抚大使。
近西戎者,黑发面黄,细目阔鼻者号为横山黑戎,有蛇氏、蟒氏、蚺氏、蝮氏、蝰氏、螝氏六部,与大肇乡民因昆仑山脉混居,民间互有婚姻往来,因此更与大肇亲近。太祖是蛇氏因为与秋崇志乃是姻亲,故而依附大肇,镇抚地方,更是接受世职
小主,
随着大肇太祖崩殂,太宗、宣宗先后北伐失利,虬氏渐渐轻藐大肇,而谄媚于大震,如今虬氏已经更迭四世,先祖遗泽至此只怕聊胜于无了。
公良参军的分析言之有物,确信凿凿,如今这非常时刻大綦派遣如此人物而来,还真是与东丹使团称得上是承前启后,相得益彰,而其用意不言而喻。
承公也是凡人,数日谋划奔波其实心力上已经十分疲惫,只是国事艰难如此,容不得他这地方藩臣有任何懈怠,更不能在僚属面前暴露一丝迟疑和软弱,对于一众并不相熟的属官承公也表示了最大的诚意和善意。因此,破天荒的收下了营丘通判奉来的上好参茶及一切精细用料,霄都监送来的上等车马及一众起居用度,连几个当地仕宦送来的礼仪也来者不拒,当然详细记录在册是前提。
承公呷了一口温和的参茶,小泥炉焙出来的茶汤,里面还有枣仁、黄芪之物,此参乃是东北极寒远所产之物,名曰虎参者,非世家豪门不可得。即便是承公这样的重臣也是从未有此口服,按道理承公俸禄无缺,只是泰半都捐助乡梓兴学恤民了,在享乐上不及子庚相公万一,连地方上一个通判也是远远不如。
所谓疗效,越是常使其效日消,越是罕用其效甚明,只是一盏参茶下去,承公立刻觉得清明直入泥丸宫,顿感神清气爽,思维立时敏捷起来,于是开口相询。
得用参茶的只三位中书、杨钤辖、公良参谋与营丘大判,其余众人虽没有参茶可享用,也有腌渍可口的梅子佐着茶饮。并非是承公小气,只是上下有别,大家都是各路神仙凑到一起,树立起规矩才方便以后好为人。
“既来之则安之,诸君,某将这些事告诉诸位便是提醒各位,时不我待更应有的放矢,事有主次莫要不分本次,当务之急还是在于丹南路本色事务上!”
承公所谈及的本地急务便是打造一个能保持稳定的局面,哪怕这政通人和只能保持到两大使团完成使命离开此地,而其中重中之重便是应天府,至于其他城监,届时以征收两税名义调动起书手与乡兵团练便能将乡里都能彼此隔绝了。
而应天府可是当世名城,丹南路人口大半都集中此地,如何能在数日内就能稳定局面,就看承公的本事了,而承公若是不成其余人也是难以为继。
所谓议事,其实承公早已胸有成竹,只看四五人还是紧皱着眉头,颇有些心忙意乱,不知所措时,承公已经把一桩桩、一件件当办事项列了出来。
首先是调动可靠有力人手,将应天府四面八方的交通全部监管起来,进行府城内外及紧要关隘的兵马拣阅,包括在城及各地驻泊禁军、军监就粮禁军、府城内两厢厢军、各埠口、市务及游徼巡丁、监司丁役及各衙门衙役等;
核查丹南各乡里在册主户丁夫以及客户壮口,各地豪强族丁、仆役,着重清查各乡里乡兵、弓手、土兵等;探查域内各官私矿场、林场、石场及牧监漕丁等;
统计各城乡客栈、亭驿、脚店往来人士,并道门宫观修行之人度牒等;核计诸方邦国于丹南所驻留官吏一应人等,并当地各官私学校、书院等;
审查各地方行首、商团,核查往来商队;核计各地官仓、武库以及铁铺等,包括地方常平仓以及乡里义仓、学仓等;清点丹南上下积年陈案、未破疑案、上诉冤案、既往要案等,并进行清狱,包含各衙门刑狱、配军营及发遣地等。
等等事宜皆当井井有条、细针密缕且必须争分夺秒的完成。
如此细务听得细密,执行起来着实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