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西的激战全面打响后,赵野郊和炮兵们就一直站在院子里,焦急地望着两三里开外的黑黝黝的西面,此时那里除了密集的枪声,只有机关枪枪口喷射的火焰能够依稀得到分辨。很快,营长派人跑来告诉赵野郊:天太黑,无法看清村外进攻的日军规模,但人数肯定庞大,炮兵班立刻向其后队开火!
这是标准的打击敌军进攻队形纵深的战术!
熟悉村西地貌的赵野郊,通过判断日军最前沿的攻击位置,大致确定了其后队的所在——不能太靠前,在没有视距的条件下,太靠前很容易打到自己的村西阵地上;又不能太靠后,以免炮弹落空。赵野郊让两枝掷弹筒,发挥最远射程,两门迫击炮则设定了中后的落点。一声令下,徐旅二营炮兵的首次“大规模”作战,正式打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日常刻苦、正确的训练,使得炮兵班的首次全员实战战果显赫,在第一轮的全面打击中,两门迫击炮打出的共计十发的炮弹,多数在日军秋明少佐的攻击队形内炸响,两枝掷弹筒的操作虽有失误,但同样打出的十颗榴弹也有小半数命中,其中一颗更是直接将一个日军中队长当场炸飞——当然,这是炮兵乃至所有二营官兵并不知情的。
但挨炸的日本兵自然知情。
突如其来的猛烈炮火打击,大大出乎了前沿的秋明少佐以及督阵的河边大佐的意料。开战前,文城特务机关虽然提及在西坪八路军老巢里发现过迫击炮的身影,可是日军旅团参谋长以及副大队长,都没有将其当回事——皇军人数占优,又是精兵夜袭,八路军的迫击炮,只怕还没能来得及架起底座和炮身,战斗就结束了。
骄纵的日军指挥员怎会想到,八路军的两门迫击炮平时根本就不拆卸的,完整的炮身就蹲在屋子里,从屋子里搬到院子里的“炮兵阵地”上,只需十几秒钟。炮兵班编制多达二十人,除了十名炮兵,另有十人专管搬运炮弹和榴弹。这绝对是一个正规精良的炮兵单元!
眼下,日军就为忽视这个正规精良的炮兵单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从夜空里呼啸着钻出来的炮弹、榴弹,打得冲锋的日军晕头转向,他们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炮弹往自己的脑袋上招呼;阵亡了中队长的那个中队,更是瞬间就乱了阵脚。而夹在当中、操作相对要笨拙的机关枪中队和炮小队,还未来得及组织还击,就在步兵中队的裹挟冲撞之下乱了方寸。
反观八路军,赶到村西前沿阵地上的人数已经越来越多,火力越来越密集;甚至夏连山率领的一个骑兵排,都驰出了村子的北头,开始从侧翼攻击日军。在这多方打击之下,秋明少佐投入冲锋的三个步兵中队以及机关枪中队、炮小队,终于陆续摇摇晃晃地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