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织农民起义军应当选择受自然灾害次一级严重的地区比如,因为受灾害相最为严重的地方,百姓的生存环境太过恶劣,这就会导致大量的灾民聚集在受灾程度稍好一点的次级区域,比如各县、乡的统治机构所在。
第二、因为封建王朝的封闭性和官员的腐朽性,底层行政单位的救灾意识和救灾能力往往极为薄弱。这就导致了,聚集了大量灾民的县、乡一级统治机构没有能力独自解决灾民的问题,反而因为大部分灾民的期望,而成为矛盾的蓄积地。简单点来说,大部分的灾民前往乡镇、县府等地方就是为了期待各位“大人”能够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但是没有中央支援,县一级政权没有能力也不会愿意去救济灾民。这时候灾民和基层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就形成了,再加上灾民看到除了自己县城里的其他人都吃得饱、穿的暖,这心里就更加不平衡了。
第三、一般的基层统治政权都没有什么太强的军事实力。只要突然发难,一般来说都比较容易被起义军攻占。而攻占了县城这样的地方,一来,可以断绝参与起义的士兵的退路,毕竟攻打了县城,这造反已经成为事实,再也没有回头路了,只能闭着眼睛继续干。二来,打下了县城可以补给大量的粮食和军备,提高起义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下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张三仔仔细细地对照着《造反指南》,发现大泽县这个地方就是天造地设的起义圣地。
这大泽县内山地复杂、河网密布,这次洪灾一下子毁掉全县的耕地,现在几乎全县的灾民都跑到了县城附近逃灾。
但是,这位大泽县令本来就是个贪官,别说朝廷的赈灾物资没到,就算到了,估计也都是进了他一个人的肚子。为了不让灾民影响自己的心情,大泽县令早早就下了命令不允许灾民进县城。现在所有的灾民都只能在县城周边靠着乞讨、挖野菜充饥度日。县城附近的山都被挖秃了。
所以,张三就瞄准了大泽县这个目标,开始了他的造反事业。
伟大的总司令林凡曾说过:“任何事情在有把握之前都要悄悄的干活,骚包的不要。”
所以,张帆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安排小伙伴在夜里偷偷的把准备好的食物分给了灾民。
在夜幕的遮掩下,一个个飞来飞去的身影在各个灾民营地里飞来飞去,然后一袋袋小份的食物便被扔到了每个窝棚门口。
等到里面的人听见动静出来查看,便看到门口的小小布袋,带着疑虑稍一检查便立即缩回了窝棚里。这样的场景,在方圆数里的营地中到处上演着,一直持续了好几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张三和小伙伴们投放食物的第二天,刻意编撰的流言便在整个灾民营地里慢慢散播开了。